第176章 李隆基的震怒 (第2/3页)
接着李隆基说道:“陛下,臣之前不分是非真假,就一味地弹劾杨成在淮南道的所为,此时得知杨成在淮安道分担没有枉法,反倒是在忠君做事,督查私盐有功,然后臣还在妄自陷害忠良,请陛下在治罪。”
顿时,李享的话一出,立刻让大殿上所有的人都震撼到了,他们没有想到太子李享竟然是给杨成请功的。
这些人都是在长安为官,一个个都是人精,虽然太子李享言语中是给自己请罪的,但是这些人可是都听出来太子李享的心思了,这是准备给杨成请功了。
此时,大殿上的众人虽然心中惊愕不已,但是都已经感觉到一丝不对的气氛了。
杨成在淮南道的所作所为在四月就已经传到长安了,在五月,长安的权贵和百官就已经是人人皆知了。
而且一些被杨成抓捕的官员的家眷此时也有很多都来到了长安城,开始寻找各自的门路声讨杨成了。
但是整整两个月,到了六月,皇帝李隆基依然没有任何动静,这让众人疑惑的同时,也是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今天,众人听到了太子李享的话之后,顿时全部都明白了,太子的口风已经转了,那么自然是表明皇帝李隆基没有处死杨成的打算,而且从太子李享的话中也可以得知,似乎杨成非但没有罪过,反倒是立了大功了。
但是众人不明白,杨成在淮南道这么折腾,皇帝李隆基不杀他就已经是万幸了,此时竟然还要表功,一时也让众人不知所以。
李隆基听了李享的话之后,也是有些诧异,然后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感觉他的这个儿子应该是从什么地方打听到了杨成的那本密奏的事情了,而且已经得知杨成准备将三千万贯的钱银运到长安来。
李隆基随后看了看眼前跪在地上一脸恭敬的李享,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然后轻声地说道:“太子无罪,平身,待淮南道的事情清楚之后,杨成的功过再行定论。”
李享听了李隆基的这句无罪的话自后,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感觉父皇李隆基对他的态度在那一刻已经改变了。
然后李享就满脸欢喜地拜谢了李隆基。
“把杨成的奏折念给众人听。”
李隆基随后淡淡地说道,顿时让在场本来有些迷惑的百官更是惊愕不已,他们没有想到杨成竟然已经给皇帝上了奏折。
此时,李适之满脸的惊愕,他是主管门下省的,各地百官上书的奏折,一切政令的文书的审核,都是要通过他的。
但是得知杨成已经上书李隆基之后,李适之大为恼怒,对于杨成的这种举动,李适之不是认为这是对他的挑衅,而是认定这是逾越法度的事情,绝对不能出现。
但是众人丝毫没有在意李适之的愤怒,纷纷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杨成的奏折上。
此时,一个小黄门已经开始朗声地宣读起来了。
“启禀陛下,臣杨成奏报,淮南道私盐泛滥,官商勾结,士绅小吏串通,已经到了糜烂之地,如果不治,直接关乎大唐社稷江山。为此,臣斗胆行事,直接抄没罪臣之家,严刑审问,一共抓捕罪臣小吏五百余人,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