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国演义》神化的诸葛亮 (第2/3页)
诱敌战.另外.据《三国志》.博望坡之火系刘备为引曹兵入伏.伪装败退前自烧营寨而引起的.非如《三国演义》所言先将曹兵引入伏击圈.后用火攻.
2、火烧新野
《三国志》中无记载.系《三国演义》虚构的情节.
3、诸葛亮与赤壁之战
诸葛亮除在战前与孙权同盟方面做过贡献外.其余无任何功绩.赤壁水战破曹之役乃周瑜一手策划指挥.与诸葛亮无关.所谓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事均属于虚乌有.
4、诸葛亮三气周瑜
《三国志》中无周瑜与诸葛亮直接接触的记载.更谈不诸葛亮气死周瑜.(注:虽然《三国志》沒有记载诸葛亮与周瑜直接接触.但由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受历史的局限.所记过于简略.所以并不表示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未见过面.但也正是因为《三国志》沒有记载两人直接接触.说明即便两人见面也是在非重要的场合)而且周瑜的气量很大.非《三国演义》描写的那么心胸狭窄.至于周瑜的死.则是因病而亡.非有人为之因.
5、草船借箭
《三国志》中无记载此事.但却记载了一个与草船借箭相似的事.主人公是孙权而非诸葛亮.时间是赤壁之战后的建安十八年(时值濡须口之战)而非赤壁战前的建安十三年.《三国志》之裴松之注引《魏略》上记载“(孙)权乘大船來观(曹)军.公(指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孙)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据此可知.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本自于孙权的“木船受箭”.
6、征汉中之战
诸葛亮镇守成都并沒有参与此次战役.此次战役的总指挥是刘备.为刘备出谋画策的是法正.
7、诸葛亮的北伐
《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北伐与司马懿斗智斗勇甚为好看.其实历史上的北伐比《三国演义》中描绘的北伐要平淡得多.历史上诸葛亮共五次伐魏.第一和第四次到了祁山.而非《三国演义》所说的六出祁山.北伐大事如下:
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