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十二章 分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十二章 分工 (第3/3页)

户,种子都是自留的,有时候朝廷也会发,但这种一般是面对困难县,而且也不多,剩下的则是去粮铺里买了。

    穆扬灵在买种子前,先骑着马饶那片地走了一圈,齐浩然要租出去的那片地还不错,一共六十五顷,有两条小溪流,虽然现在是干枯的,但碰上下雨,应该可以贮存一些水,所以在那附近种水稻应该没问题。

    以小溪为中心再往外则可以种植小麦,再出来则可以种植玉米,最后是牧草。

    穆扬灵看了一下土的湿润情况,觉得还行,总体情况比她自家的地还好。

    穆扬灵心满意足了,开始去找粮商商量买种子的事。

    其实自留的种子有一个好处,他们对作物的习性掌握很大,但弊端也很大,种子都是越留越低产,就算他们留种的时候特意选了那些饱满的种子,过了三代以后还是会越来越差。

    所以一般自留的种子超过三个年头,大家就会去粮商那里买新种子。

    所以粮商的种子一般都是第一代,自然也贵。

    穆扬灵一次买这么多种子自然要谨慎更谨慎,生怕别人拿孬的换好的,但要论研究这个,她还比不上老人,所以穆扬灵打算回去接姨婆,在鸣水县,兴州府和汉中府都买一些,这样既不打眼,也更能比较。

    其实穆扬灵更倾向于自己培育出更高产的种子,小麦她暂时没思绪,但水稻是可以杂交的。

    汉中府和兴州府为什么种水稻的少?不就是因为水少,而水稻不耐旱吗?

    但杂交水稻要弄出来也许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功夫,因为一年之内杂交出一种特性的水稻,其中还要不断的优选,淘汰,还要寻找无穗的水稻,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而且,就算找到了,能不能杂交出来还不一定呢。

    穆扬灵不敢渴望后世那样的产量,但能有它的一半也很不错了呀,而且,改进的不仅是种子,还有耕种技术,穆扬灵觉得最后亩产能有五百斤就很不错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