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卖参 (第2/3页)
悲哀产物,却也是吕梅和主角张德顺之间美好革命爱情的阻碍。而这次,张德顺一行人为刘芸的病耽搁了不少时间。其中有些人对刘芸早就有些不满了。在他们看来,他们没有对刘芸打骂,没有将刘芸扔在路上,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因此,对刘芸,他们免不了有些些冷语暗嘲什么的。而恰恰就是这些轻蔑的眼神和一些风言风语,将刘芸闭上了绝路。
刘芸最后的结局是悲惨的,本想离开不成为包袱的刘芸,却没想到却碰到了鬼子,因不堪受辱,最终自杀身亡。
一想到这些,张虎就恨不得马上杀了眼前这些鬼子和汉奸。对那些所谓的革命份子,还有主角张德顺,张虎虽不喜,但还是有些理智的。毕竟事情还没真正发生,而再怎么样,他们对刘芸没有真正实质上的伤害。当然,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 ,无论如何张虎都不能否认张德顺他们对于这个国家所做的巨大贡献。可这些日本鬼子和汉奸不同,他们简直不是人,是畜生。他们做的一桩桩伤天害理的事情简直人神共怒。一想到小说里,写到的那些场景,连小孩,孕妇,都不放过,简直,简直。。。。。。。
努力地压制住自己的怒气,张虎面无表情地看着那几个汉奸和鬼子打骂着那个卖梨的小贩。情感上,张虎很想冲上去(原主身体残留下的热血)。可是理智上,张虎知道先不说自己能否躲过枪子儿,光说等他走后,那几个鬼子汉奸会不会再次上门报复这个小贩,就很难说。于是,张虎最终止步了。
思绪转百千回,张虎苦笑了起来。他可以不喜欢张德顺,却也不得不承认,在大义上,有时候自己真的比不上张德顺。此事,若是张德顺在此,他绝不会插手不管。从小在物质社会中长大,经历了太多事情,除了原主本身留下的一丝情感外,热血这东西,张虎早就没有了。
有时候,张虎自己也觉得自己有时委实冷漠了点,也委实太过理智点。只是,习惯了自己这样,张虎也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他只不过是一个为了生存的小人物罢了。
在街上,张虎也没太多时间逗留。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张虎找到了一家看起来比较正规的药店——济世堂。早在上街之前,张虎就打听过了县上药店的一些情况。
这平阳县上的药店有好几家,其中济世堂药店的大夫医书不错,价钱公道,在底下人民中名声最为不错。这也是张虎来这家店的主要原因。
“哟,小哥,您这是来卖药的吧,您在这儿等等,您这量太大,要不我去找掌柜的来看看。您稍微在这儿等等。”张虎一进药铺,还没开口,这伙计就机灵地问出了来意。张虎想到,看来,他选的这家药铺不错。这伙计没看自己一身破衣乡下来的而狗眼看人低。想来这家药铺应该不是仗势欺人的主。
张虎等了一会儿,伙计就把掌柜的从后台请了出来。
掌柜的也没多话,直接从竹筐里拿几根,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而后对张虎说道:“小伙子,你这草药炮制的不错,白芷,大黄,甘草都挺不错的,我们济世堂收了。只是这量挺大的,待会儿让后院的伙计给你称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