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一章 往事 (第2/3页)

是普通人不能理解的。毕竟当年那个人曾点亮了她黯淡的青春。

    我又问:“那十九年你哥哥应该已经提干了吧,怎么又回来了?”

    樊娇娇长叹一声:“他这个人呀,心太高。在部队里确实提干了,团领导让他去读了军校,在军校他就和一个女生好上了,从军校毕业以后,他当了军官,那个女生爱他爱的要死要活,死活要和他结婚,他又让人家怀了孕。结果人家女生是军人世家,查了查他的底细,发现他已经和我嫂子结婚了。人家让女生把孩子打了,出了国。他自己呢,就当了十七年的连长。”

    我听了唏嘘不已。十七年的老连长,是个什么概念?意味着军校同年的同学可能已经成为了师级干部。在一个岗位上十七年,对人是一种折磨。

    我又问:“后来怎么专业了?”

    “训练的时候眼睛让炸瞎了,部队不要他了,只能专业,他残疾,年龄也大了,出来找不到什么工作,他也不愿意再去给别人打工,就拿着转业费和抚恤金开了一个养鸭场。我哥哥回来以后,虽然他看不起嫂子,我嫂子高兴极了,心情特别好,结果没过几年又出了这种怪事情。成大师,你不是帮我哥,求你帮帮我这个可怜的嫂子。我哥要出了事,她肯定也不活了。”

    说到这里,樊娇娇的眼睛里泛出了泪花。

    我说:“赵二毛的爷爷,你认识不?”

    “认识啊!一个村子,都认识的。他爷爷是我们村年纪最大的老人,大家都叫他赵大爹。你怎么知道的?”

    “你带我去找他,我问他一点事情。”

    樊娇娇领着我去了村头的赵大爹家,一路上她走在前面风姿摇曳,我在后面心襟动摇。赵大爹住在七十多岁的大儿子家,正坐在院门口编竹筐。

    他满头白发,精神却很健旺,眼睛也不花,只是耳朵有点聋,需要大声说话。听到樊娇娇说明来意,赵大爹招招手,把我们让进了院子里。

    赵大爹不会说普通话,就由樊娇娇当翻译。

    我问:“老人家,你知不知道西头那一座水塘?”

    “知道的。”

    “你老人家记不记得是那一年修好的?”

    “民国35年。日本鬼子打跑了,村里的樊财主就修了水塘,给下面几百亩水田灌溉。”

    赵大爹说完,樊娇娇面露得意之色:“我家祖上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有几千亩水田呢。”

    我笑了笑。现在不少人为自己祖上曾经是地主老财而感到十分自豪,不说全中国的地都不够这些地主分的,就算是真地主,也是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寄生虫,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

    我继续问:“赵大爹,那水塘是什么时候废弃的?”

    赵大爹想了想:“1968年,文革闹的正厉害,村子里出了一件事情,水塘就不用了。”

    “什么事情?”

    赵大爹抬起一双浑浊的眼睛,看了看樊娇娇,又看了看我,对樊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