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说服 (第2/3页)
他看着众人,将丘和出兵的消息说了出来,冯钺、冯暄等人都是一脸震惊,冯盎笑道:“诸位,我的建议是等郁林郡的战事结束之后,再做决定,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冯钺道:“这个办法,最好不过。”如果隋军击败了宁长真,就意味着隋军能三路威胁岭南冯家。而就算宁家与冯家互相通婚多年,冯家也不会将全族的性命和前途压在宁长真身上。因为这,很不划算,不符合冯家的利益。
郁林郡的郡治郁林县位于郁水边上,此地交通较为发达,可以通过郁水抵达始安、南海,乃至于交趾郡等地。由于此地重要,宁长真在这里驻有重兵。
此时,在郁水边上的一处码头,数十艘小船正朝着南方行驶而去,押送船只的是宁长真的次子,名叫宁郁。一个年约二十五岁的青年面带愁容,看着船只消失在视线里。
此人名叫宁璩,是宁长真的长子,他的妻子是岭南冯氏,名叫小英,是冯钺的孙女。宁璩之所以忧虑,是因为父亲意图在乱世之中,创建一番事业。
由于岭南在秦汉之际开始接受汉家文化,此地比牂牁、越巂、昆明等地的文化水平更高一些,百姓之中,学习汉家文化的比例也要多很多。比如说冯盎有字,这就是汉化的一种标志。
宁璩也有字,叫致远,宁致远,取诸葛孔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宁璩熟读汉家典籍,内心深处对汉家文化很是敬仰。
正是因为如此,他与父亲有些分歧,一个喜欢俚家文化,一个汉家文化,两人常常谈不到一块去,当然,这些都是小节。让父子俩谈不到一块去的,是对争霸天下的态度。
宁长真认为做人就要做大丈夫,自当轰轰烈烈,建立一番基业,他的目标是趁着大隋内乱之际,做岭南王,割据一方,毕竟在大隋之前,南北方已经分裂了数百年,双方有很深的矛盾。
而宁璩则认为,岭南之地太过于偏远,又因为山多丘陵多,粮食产量不算高,而更重要的是,俚家人不多,如何与汉人争霸天下?还不如臣服汉人,老老实实守土一方,以宁家的家世,和土皇帝没有什么分别。
然而,父亲宁长真不会听从他的话,在去年投靠了萧铣,骗得了铠甲无数,随后率兵攻打交趾郡,却大败而回,损失了三千多部族。
宁璩很害怕父亲的一意孤行毁灭了家族,他曾经劝慰父亲,但宁长真并不理解,反而对他大加责骂。由于宁璩的“异心”,宁长真逐渐剥夺了宁璩在族中的权利,而是逐渐培养次子宁郁,让次子帮助自己,成为岭南之王。
宁璩叹了一口气,他转过身,这时,一个青衣汉子出现在他的面前:“请问,是宁致远宁公子吗?”
宁璩点点头,道:“我是,你是哪一位?”
那人裂开嘴,笑道:“我叫李温,是从始安郡而来。”
宁璩疑惑了:“始安郡?”
“是奉大隋始安郡李太守之命而来。”李温笑着补充。
“我听说始安郡被齐王张绣围攻,你奉李太守之命前来,是为何故?”宁璩又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