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父母·教弟以和睦为第一 (第2/3页)
科目中人,亦当为孝弟中人。兄弟人人如此,可以终身互相依倚,则虽不得禄位,亦伤哉?
伏读手谕,谓男教弟宜明责之,不宜琐琐告以阅历工夫。
男自忆边年教弟之信,不下数万字,或明责,或婉劝,或博称,或约指,知无不言,总之尽心竭力而已,男妇孙男女身体皆平安,伏乞放心,男谨禀。(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
“注释”
①散馆:清制。翰林院庶吉士经过一定年限举行甄别考试之称。
②拂郁难伸:忧郁难言。
③威克厥爱:威严超过与宠爱。
“译文”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
父母大人万福金安。二月十六,接到家里第一纣信,是新年正月初三交彭山屺的那封,已明白一切。去年十二月十一日,祖父大人忽然患肠风,依靠神灵的保佑,很快痊愈了。但在外的游子听了,心里还是心跳呢。六弟生了一个女儿,这自然是大喜。初八日恭逢寿延,儿子不能在家里参加庆祝,心里老是依依难忘。
几位弟弟在家里不听大人的教训,不很发奋,儿子看来信已经知道了。看来几位弟弟的意思,总不愿意在家塾学堂读书。儿子还在家里时,就有这个意思,而且牢不可破。六弟想跟儿子进京,儿子在庶常馆学习的去世留尚没有定,所以没有答应。庚子年接家眷进京,请弟弟们送,意思是想弟弟们来京读书,特别是因为祖父母、父母在上,儿子不敢答应,所以只写诸弟而不指定何人。九弟来京,他的意思如愿以偿了,而四弟六弟却没有。年年呆在家里,学问时时搁了,大人又不能在家里教他们,附近又没有好的朋友,考试又失败了,有这么几种原因,所以觉得很受压抑而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