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燧发枪与军械所改组 (第2/3页)
铁以及坩埚铸铁等方面着手,就可以得到理想的枪械部件且枪械的生产周期也大大缩短为两周左右。
当然,若是制造出无缝铁管,那枪管的制造周期就可以缩短到忽略不计,但现在以汉家铁场的能力能够制造出精巧的燧发枪已经是拔苗助长,要想直接跃迁到十九世纪也还是挺困难的,有时候饭必须一口一口吃。
杨明专门抽时间开了个表彰大会,当着数千人的面给孟云朴颁发了甲级科学技术奖章和奖金一千银元,而贾逵和刘铁匠也因各自的贡献获得了乙级奖章和五百银元的奖金。
待确定好从炼制标准部件到枪械组装的全部过程后,杨明直接将技术封锁,最新的燧发枪改名汉家枪,以防止别人从燧发枪枪名就能猜到其原理,同时,还迅速改组了汉家军械所:
“从现在开始枪械所分为三个部门,一是铁厂,二是弹药厂,三是枪械制造厂,刘主事为铁厂负责人,贾逵升为主事负责弹药厂,孟云朴升为主事负责枪械制造厂。
刘主事和贾主事各自负责自己这一单元的技术改良,孟主事负责将所有技术综合到枪械改进上面,但枪械制造必须细分几个单元,并培训各个单元的工程师。
每个单元的工程师不必了解枪械制造的全部过程但必须熟练掌握自己这个单元的技术。最后一个单元是枪械部件组装,这个单元也是一样,只需熟练组装,不必也不准知晓枪械制造其他过程,总之就是要建立我所说的流水线式生产!
即便有一个单元的工程师叛敌,敌人也掌握不了我军的全部枪械制造过程。
当然,每个工程师若是有卓越贡献,基本奖金五百银元以上并有适当分红还会升官加爵。除此之外,汉家军械所最普通员工享受汉家军战士同样待遇,同样,负责人享受同级军官待遇。”
改组后的汉家军械所可谓是脱胎换骨,而且在福利待遇和技术升级与管理理念的改善下,生产力也大大提高,不到一月就生产出汉家枪一千支,也就是说一个月的生产量就可以装备一个营。
现在的汉家军有四个营,一个直属宪兵大队和一个警卫团,总计近六千人。
也就是说,如果再给杨明五个月,杨明足以造就一支火力强劲的军队,足以横扫大明同样数量的步兵,朝廷没有给杨明足够的时间。但是,有时候现实总是比计划不完美,就在杨明将第一支装备有燧发枪的第二营训练得差不多,第二期学员正式编入汉家军担任伍长什长之职后不到半月,朝廷两万大军就已集合到夔州府。
东乡县军政府驻地也就是原东乡县县衙的后院正堂,现已被改造成了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