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一条蛇咬了一个人 (第2/3页)
……
杨明不知道这东乡县县令翟相和要加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招揽的秀才关嘉仁来到汉家村是别有用心。
作为一个现代人,杨明在历史走向上的判断,以及理念思想等方面在明朝人之上,但若论心机阴谋,杨明就没有这些封建士大夫老练了。
更何况,杨明也希望官府能够承认汉家村的存在事实,而不是按照大明律里流民都得充军发配的律例来处置。
《明史·食货志》解释,流民即年饥或避兵他徙着曰流民。也就是说,未得到政府允许且未编入迁入地户籍的流动人口皆属流民。
而汉家村毋庸置疑就是一未编入当地户籍的流民聚集村落,官府或剿或抚全在当地官员的一念之间。
所以一得到东乡县县令的邀请,杨明就觉得这是一个让汉家村得到官府承认的绝好机会,而没有想到汉家村在东乡县的非法存在不单单是流民的问题,还勾起了当地乡绅官员们的贪欲。
上千亩良田与近万石的粮食,任谁见了也都眼馋。
杨明也知道在明末乱世就是一个自耕农大量破产,自然村落被官兵匪寇疯狂劫掠的时代,官僚士绅无节制的兼并土地,朝廷官员无休止的加征税额,而汉家村完全有可能会成为这些统治者瓜分掠夺的对象。
但现在,汉家村实力弱小,击败几股匪寇可以,但实在没有实力同整个帝国统治阶层作对。
自古以来,掌握国家机器的统治者才是最大的强盗匪寇,弱小的汉家村必须依赖最大的强盗匪寇才能生存下来以至于发展壮大。
为了能够得到最大的强盗匪寇也就是明朝官府的承认,杨明已经做好了只要县令允许汉家村存在,他可以缴纳税赋的打算。
大凡税赋的征收效果在各个朝代都是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标准,也许这东乡县令为了给自己的政绩加分,允许汉家村编籍入户也未可知。
而且,自古以来,统治者为了社会稳定也不会将吃相扮演得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