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集体农场 (第2/3页)
不惮于破坏整条沟渠。
记得村子里的粮食在满足农民自身所需之外剩余的并不是很多,那么后世的中国是如何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呢?陈家洛脑中灵光一闪,想起自己去西北和东北旅游之时见得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农场来。大规模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只需要少部分劳动力就可以完成成千上万亩耕种、收获。依照目前的条件。机械化是没办法达到的,但大规模集中耕种同样可以节省劳动力、提高粮食产量。不说别的,单就耕牛来说,现在每家的土地大多零散的分布在村子的各个角落,说不定每天耕牛在田里耕种的时间还没有在路上来回奔波的时间长;等土地集中耕种之后就可以大大的增加耕牛的利用效率,而且有了自己的财力支持,之前那些农民想都不敢想的大型农具就可以排上用场了!而那些农民则可以转换身份,擅长养牛的负责耕牛的照看,擅长木匠活的可以去打造、修理农具。擅长育种的可以去专门培养种子......归根结底就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思维来经营农业。
我本来还打算弄出几个生产民用品的工厂来把地主的目光从土地吸引到城市中来,没想到工业化变革却从农村开始了!幸好福鼎还有几片较大的平原啊,要是在西南那种多山的地区恐怕就没这种机会了。等自己的集中化农场建立之后。效率大大提升,耕种的劳动力却越来越少,收获远远大于那种零散型耕种。等收获之后福鼎的其他地主恐怕就会大大的眼红了,到那时候他们就会通过置换、购买将自己名下的土地连成一片,缩减佃户数量。这样一来就会有很多劳动力在无奈之下进入城市,为后期的工厂、军队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细细的把自己的思路滤了一遍。顾不上吃饭,陈家洛就拉着心砚回到庄子里。叫上红花会的几个当家开会讨论。
陈家洛说完之后底下的人表情各异,高类思、杨德望若有所思,无尘道长、蒋四根等人一副你说神马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