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会议 (第3/3页)
“韩王信能守得住吗?”刘邦突然冒出一句话来。
大家都不吭声。谁也不敢为这位韩王打包票,心里没底。
一向足智多谋,对战场形势洞若观火的张良一时也都没法做答。
对韩王信有知遇之恩外加同乡的张良,其实苦不堪言。汉一年,惨痛的荥阳大战,早已使张良对韩王信的军事指挥能力表示怀疑,可是他无法说出,只能从旁冷观。无奈,刘邦倒是比自己愈加赏识起此人,常有重要军务让其参与甚至独挡一面。将楚王韩信废黜后,刘邦就让韩王信去接管项羽的老家,西北边境战事一起,又将其调往燕赵之地抵御匈奴。真可谓信任有嘉啊。张良无法提出反对意见,因为这个人都因他而起,怎么说得出口呢。
陈平开口了,他一直在看刘邦的脸色。他身材修长、疏眉清朗的神态,颇有几分大儒的真韵。
“陛下,我以为韩王信是能担当此任的。英才神武,是陛下您对他的评价,况且从垓下之战的表现来看,完全实现了陛下对项羽的追击要领,追之歼之,或追或歼,才逼得项羽乌江自刎,成就陛下您的天下霸业。”
这个陈平可真够滑头的。萧何暗想:一上来,就推出刘邦的评价,将来若有差错也首先是刘邦看走了第一眼,什么追之歼之,或追或歼,无非是惧怕项羽的神勇而为之。刘邦信任韩王信,他陈平就说好话,为刘邦打打气而已。
萧何本想也说点什么,不过转而一想,自己长期负责政务和军事方面的后勤工作,并不熟悉军事指挥和前线敌情。也说不到点子上。闭口无言最好。
其他与会者,也是议论纷纷,虽多为将者,参与政治久了,也学会了看刘邦脸色、琢磨刘邦喜好的本事。拣些不痛不痒、四平八和的话说出来,若细细咀嚼起来,等于什么都没说。还是你皇帝陛下自己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