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抗命 (第2/3页)
在骊瑶入狱后的半年内便已基本不再发作。自上次与父王争论之后,他已明白屠城之事确非父王下令。而疯症之后,父王似乎对自己多了几分戒备,禁止他去九原探监——他相信骊瑶所言也的确属实,可毕竟昌平君临阵倒戈是重罪,按照大秦律,罪当诛连。扶苏心中也暗暗告诫自己:作为大秦的王子,不可再为父亲增添烦恼。可是每每想到骊瑶的那双紫色的眼眸,他心中便会难以抑制地自责——若非为了救自己,骊瑶可能早已脱身,永世也不会回到咸阳。而且即便熊启有罪,现也已自刎谢罪,为何如此懂事的女儿也要受到重罚?于是,扶苏私下里命心腹四处打探骊瑶的去向,并暗自下定决心:即便不能与骊瑶相聚,也要让她脱离这连坐的牢狱之苦。
“踪迹全无?!怎么可能!大秦徭役均列在册,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如何竟会踪迹全无?!”在小心打探了数月后,竟得到这样的消息,让扶苏无法接受。
“公子,小人在当地楚籍徭役中听到传说,您要找的姑娘,乃湘江神女转世,可随意变化。听说某晚那姑娘独自溜出营,幻化成巨蜂飞过河水,消失了……”
“好好的一个人,又如何幻化成蜂!”扶苏大惊:“所谓湘江神女……难不成是失足掉入河中去了?!可那河水由北向南经蔺、籍姑、少梁、蒲阪数城,与渭水汇合。沿路渔民众多,如果有人落水下游应该很快便能发现……”
“这正是诡异之处!小人也四处打探过了,现在正值隆冬枯水时节,河上冰凌密布水流缓慢,人入水后,不出多时便会死亡浮起。营地监军当晚发现人不见了,便立即派人向上、下游二十里快马轻骑寻找,但都无果,只找到一只鹿皮短靴。河水旁渔民与渡口船夫也称未曾发现有尸体浮起。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样凭空不见了!”
扶苏沉默了——好不容易打听到了消息,却如此地让人沮丧!他示意心腹退下,一个人关上房门,低声地悲吟了起来:
身在庙堂,其思怅矣。与子别离兮,辗转难寐。
身在庙堂,其思悲矣。与子别离兮,心如刀绞。
北风萧瑟,白雪渺渺,孤零飘摇兮,死生未了。
身在庙堂,其思已往。魂萦千秋兮,方何为期?
吟至一半,扶苏却早已流下热泪。此刻他心中满是对骊瑶的思念。三年间,扶苏心中无时无刻不为骊瑶这样一个柔弱的少女因为自己入狱受刑,而自责难受。虽仅短短几日相处,但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