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请从容 (第2/3页)
周海镜喂拳一事,不必跟她客气。”
容鱼笑道:“周海镜已经跟着曹耕心一起乘船离京了。”
陈平安也不意外,笑呵呵道:“如果他们真能走到一块去,也算一双人人艳羡的神仙道侣了。”
沉默片刻,陈平安说道:“那就寄一份武夫鱼虹的档案给曹耕心。
他等于是把难题抛给了曹耕心,解决得好,就是一份极有诚意的聘礼。处理不好,曹尚书小心官场情场两失意。
容鱼心领神会。
陈平安从抽屉里拿出几本册子递给容鱼,说道:“底本总共十六册,前不久让崔东山用山上术法捣鼓了几套手抄本,几位弟子学生都是人人有份的,这几本你拿去,有空的时候可以看看。”
容鱼双手接过,眉眼温婉与国师道谢。
陈平安写那部山水游记,是单给宁姚看的,落笔要讲究一个繁简得当,免得她看了觉得乏味。
但是一些“题外话”,就可以完全不必计较什么肥瘦适宜的规矩了,所以闲暇时写了十六册的读书笔记,说是读书,其实书籍的摘抄内容,只占了半数,其余更像是一些即兴的负暄闲话,例如家乡在福禄街的李希圣一些言语,自家落魄山的朱敛的论诗等,可是占据最多篇幅的,还是精心搜集了柳清风的一些奏折策论,以及双方屈指可数的那几场对话。
这些册子的底稿本,宁姚当然早就看过,只是她明显更感兴趣那些江湖演义、公案小说,对册子上边记录的掌故、义理,能把她看得打哈欠,陈平安也就不为难她了。单说读书这件事,呵,他家宁姚当真是从小就没啥耐心的。宁府书房是怎么个光景,当然,她记性好,悟性更好,也不必讲究什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陈平安提醒道:“翻书的时候,可以多看看柳老尚书的那些‘夫子自道’。”
容鱼笑着点头。
陈平安说道:“你记一下,柳清山和柳伯奇什么时候返回宝瓶洲,第一时间告知我。”
他们这双道侣,这些年云水生涯,已经慢悠悠游历过数洲山河了,好像目前就在流霞洲逛荡,踪迹或隐或现。至于青鸾国的柳氏祖宅狮子园,始终有人看守打理,倒是没什么问题。
容鱼想起一事,说道:“曹编修离京之前,还要跟荀趣一起,参加一场同年酒宴。”
陈平安笑道:“设宴接风洗尘,折柳依依送别,都是文人雅事。他们这一届的同年进士,出了不少官路亨通的年轻俊彦,是该聚聚。”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曹晴朗是国师私淑弟子一事,京城里边的有心人总会知道的。
曹晴朗是那一年京城春闱的会元,之后殿试的榜眼,可惜不是状元,否则就要连中三元。
陈平安在这件事上格外小心眼,甚至专门去调阅了状元张定的殿试文章,结论就是好像张定和曹晴朗谁夺魁,都说得过去。
当年那拨跟曹晴朗一起金榜题名的科举同年,如今都在大骊官场混得不差,比如十八岁的探花杨爽,还有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进士,还有一个叫王钦若的,这几个都曾在翰林院编书,之后各自在六部行走历练,升官都不慢。
陈平安说道:“明天早上和下午的两场国师府议事,两份名单都再增设几人,你记一下他们的名字。”
容鱼立即神色严肃,默默记下两拨人,参与下午议事的人选,就临时添加了巡狩使裴懋。
陈平安提笔批阅公文,容鱼脚步轻轻走出屋子,她跨过门槛之际,听到国师笑道:“知会竹酒一声,我们晚上一起去大名鼎鼎的菖蒲河那边下馆子吃宵夜。”
————
万里无云,天幕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青色,翠壁粘天似的景象。
渡船专门拣选一处大渎水面辽阔处,如鸟飞渡。
青衣童子站在渡船观景台,双手负后,说道:“小米粒啊,过了大渎,就是别国喽。”
小米粒点点头,大渎以北尽是大骊国土,再往南走,可不就是异国他乡。
钟倩叼着牙签,打了个酒嗝,托景清祖师的福,认识了个新朋友,吃了顿白食,喝上了仙家酒酿。
那位一口一个景清祖师的年轻修士,也不是什么手头阔绰的山上神仙,据说是因为门派前些年搬迁到了中岳地界,“赶巧”又参加了一场夜游宴的缘故。
说自家门派在那之后,如他这般的谱牒修士出门游历,就处处节俭了。方才酒足饭饱,陈灵均便要结账,不曾想那个仙师竟然已经偷偷付过钱了。从头到尾,也没有要借机与落魄山攀附关系的念头,好像就只是请他们吃喝一顿,仅此而已。陈灵均自然内心愧疚,本来是打算自己掏腰包的,所以这才点了一壶好酒,事后总觉得不好意思,想要找他聊几句,结果一问
才知对方已经在上个渡口下船了。
到头来除了知道对方的名字,陈灵均连他那门派叫什么都不清楚。
陈灵均轻轻叹了口气,是自己做事不老道了。
抬头看着天色,很像老爷家乡的单色釉瓷器。
如今这条大渎的正统水神,以长春侯杨花和淋漓伯曹涌为尊,再就是新任钱塘长岑文倩了。
陈灵均经常去自家兄弟的铁符江水神府喝早酒,很是熟稔山水官场的内幕。
渡船最终在在一个名为青鹤滩的仙家渡口停靠。
他们下船后,故意拣选了一条靠东海岸的游历路线,走出渡口地界,撞见一条大河。
钟倩尚未跻身远游境,陈灵均和小米粒施展本命神通跃入江水,他就只能在岸上跑。
重新登岸,陈灵均和周米粒哈哈大笑,互相吹捧起对方的辟水神通十分了得,耍得娴熟。
随后一路翻山越岭,或优哉游哉散步或腾云御风,钟倩这个反正只能在地上走着的镖师,总是顺着他们的玩心和游兴。
陈灵均在一处荒山野岭的山头骤然停步,伸手遮在眉间,咦了一声,“还有这种事?是了,已经不在大骊国境了。”
陈灵均运转神通,眼眸熠熠生辉,目力所及,草木枯黄,愁云惨淡,阴风阵阵,好重的煞气。
小米粒拽着挎包棉绳,蹦跳了几下,“咋个回事?”
陈灵均皱眉道:“好像瞧见了一处战场遗址。”
钟倩懒洋洋道:“那就敬而远之,绕道而行,惹不起总能躲得起。”
陈灵均思量一番,并未像当年跟朋友白忙晃荡北俱芦洲那般,总喜欢偏向险处行,反而点头道:“那就绕道。”
躲着走了百余里,路过一座破败不堪的县城,连通关文牒都用不着,陈灵均走在街上,看那些当地百姓的面相,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黑雾。陈灵均默然,用大骊官话跟人一打听,县城并无城隍庙,倒是有个塌了多年、也没钱修缮的文庙,去了那边,正值庙会,路边有个有个无人问津的冷摊子,摊开了几幅老旧字画,大多虫蛀、烂损,陈灵均也不懂这个,自家山上,只有老爷跟老厨子是此道行家里手,陈灵均蹲下身,全凭眼缘,看到额隶书“今日无事”一幅,虽然纸张泛黄,幸未伤字。看那落款,陈灵均认得字,不认得人。
摊主信誓旦旦说此人如何名气大,如何当了数十年的文坛领袖,决然真迹,绝非托名款之类的……陈灵均一边砍价,一边询问附近是不是打过仗,本地官府有无办过斋醮、水陆法会。陈灵均最终花了几钱银子买下这幅字,站起身,跟着长辈们来庙会凑热闹的孩童们,童真童趣,欢声笑语。
陈灵均犹豫再三,说道:“钟倩,我要去那边瞅瞅,你跟小米粒就留在这边好了。”
钟倩看了眼小米粒,笑道:“一起。”
虽非修士,但好歹是个金身境瓶颈的武学宗师,还是那福地的江湖第一高手,钟倩对于天地间的气机流转、清浊之分,神识还是相当敏锐的。
此外钟倩看了眼那个上了岁数的摊主,老人双手插袖蹲着,抬头咧嘴一笑,抱拳道:“诸位有心了。”
他们离开县城,径直去了那处古战场,白骨尸骸随处可见。
陈灵均蹲下身,双指轻轻捻土,施展一门秘术神通,泥土霎时间呲呲冒烟,簌簌飘落,竟似惨白的香灰,陈灵均嗅了嗅,眯眼道:“定有道行不浅的厉鬼在此作祟,不知怎的,给它侥幸成了气候,才能搅得此方的天时地利都怪异了。”
钟倩笑问道:“还懂这些个?”
陈灵均拍了拍手掌,说道:“我家老爷的老本行,我又岂会门外汉,一窍不通。”
钟倩建议道:“真有鬼祟在此作乱,就找个邻近的仙家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