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4 权宦 (第2/3页)
拿出来与内阁八省的朝官们分享的,他们宁愿和后妃们结成联盟,毕竟后妃们总是要依赖他们这些大宦官奔走办事,而内阁朝官们则完全可以不必依赖宦官,就可以自行其事。
要知道,那些内阁大臣,哪个不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夸张一点说一人吐一口唾沫,加一起绝对能把这些宦官太监们统统淹死,而且地方官吏,也绝对是支持内阁、而不会支持监卫;反观宦官们,他们若是出了皇宫,没有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后面撑腰,或者说没有教皇做招牌,根基浅薄的宦官们将得不到任何人支持,他们所掌握的权力随时有可能被内阁大臣们一一夺去。
这些弄权的大太监,在失去权力之后,甚至还可能有性命之忧,这也是掌权大宦官们所无法忍受的。
此前,百叶沐风一到教堂的时候,批答阁臣奏章的事情,便会落到司礼监手中,时间久了,司礼监的太监们哪有不借机玩弄手脚的?收礼索贿,颠倒黑白,搬弄是非,上下其手,自是气焰熏天。
大宦官们本来权力就重,再借着这样的机会积累自己的权势,培养自己的私人集团,招纳一些趋炎赴势之辈,几乎每一个有权力的大宦官身边,都是一大群义子、义女、义侄、弟子、门生,前呼后拥,溜须拍马,狐假虎威,多者竟高达一两千人之众,声势更是难于遏制,自然也更遭阁臣集团的嫉恨和攻击。
大凡尝过权力滋味的人,食髓知味,怎肯轻易与人分享手中的权力?何况在这些大宦官眼中,内阁那些苟延残喘、纸糊一般的大佬,八省那些泥塑一般的大臣,做官争权是行家里手,治国理政则尸位素餐,昏庸不肖。
当下之势,连这些个惯长弄权、专横跋扈的内廷宦官,也根本不把这些阁臣朝官们看在眼里,当朝文武大臣中,能够让宦官们有所收敛、知所忌惮的,亦不过纳兰若初、元北顾二三人而已。
八监二十四卫的宦官们自然也有派系,甚至互不相容,但在捍卫宦官们的权势和利益这个问题上,立场是极度一致的,因此相较于内阁官员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这些不全之人,对外也算是比较抱团。
而皇太后夏展眉对内廷的掌握,这时候便展露无遗,她巧妙的利用了宦官们的关系和矛盾,恩威并施地利用种种手段笼络获取人心,使得宦官中的太监头儿,还有宫娥中的女官,绝大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