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工业建设(上) (第2/3页)
胡卫东一开始还想给其安上战术导轨,但却很快发现要想加上这个设计,整枪的设计也必须有所调整,时间上只怕来不及,而且现在还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内科技工业又极其落后,连个瞄准镜都贵得要死,战术导轨的意义其实有限,反倒是若被鬼子学去会很麻烦,因此胡卫东果断地抛弃了这一目前没有太大意义的设计,直到数年之后生产出来的八一式突击步枪上才开始应用......
但目前这种步枪所配备的7.62mm×39mm中间威力弹还未问世,胡卫东不得不带领大家加班加点改造子弹生产线,总算是赶在约定日期之前半天试生产出了可以使用的枪弹,这下毛毅可终于无话可说了,乖乖地离开了弹药库听候胡卫东的差遣,但他的脸上却满是喜悦和兴奋,因为他归国这么多年了,现在才总算是看到了中国军工崛起的希望,所以对那位十分器重自己的蒋委员长,他只能说一声“对不起”了......
虽然造出了样品,但若想要大批量地生产,胡卫东却发现并不像他原先以为的那样简单,虽然德国产特种钢的质量比历史上先后用于该枪的苏联50AE、50AZ特种钢、30GrNi2MoVA合金钢(枪机)与国产的替代品50BA枪钢和30GrMnMoTiA合金钢(枪机)只好不差(注1),但问题是国内不能生产,全得依靠进口,价格高昂不说,而且很难买到并运进苏区。为了避免库存的德国特种钢用完之后兵工厂无米下炊,胡卫东决定建一座特种钢材厂,同时设法外购铬锭,以满足某些部件镀铬的需要,尽快实现56式半自动步枪的完全国产化。
此外,胡卫东还提出了建设“一条龙”军工系统的设想,除了大力建设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采矿、采石、有色冶金(主要是铜、铅、锌三样)、石灰、水泥、耐火材料、普通玻璃等基础工业之外、还要设法解决炸药、钢材和电力的供应问题。
其中,制造炸药所需的化学原料当中,硫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