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许诺 (第2/3页)
座庙,不拆一对鸳鸯’,这事无论是王拱辰还是朝廷做得都有些过分了。往事如烟,朝廷法令对伎术官员婚姻的限定实在是过于苛刻,还请圣上能够开恩废除以往这类不合理的法令!”
说完后王静辉又不好意思的说道:“臣当初在朝中第一个官职便是校正医书局的编校书籍,若是如此来算臣也是个伎术官员,难不成圣上还要拆散臣和公主的婚事不成?臣为做先谋打算,还是借此机会请圣上成全!”
皇帝赵顼听后沉思了一会儿笑着说道:“好!朕也准了爱卿这条,不过爱卿还是先拿出令朝臣信服的东西,朕把这个来当做奖赏赐给爱卿,可否?!”
王静辉知道这是皇帝所能够做出的最大让步了,要知道正是这个历史上的神宗皇帝一纸命令才将伎术官员划在了娼妓之类,现在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发生了。王静辉肚子里面还有些存货,所谓一口不能吃出个胖子,既然在这森严的堤坝上开了条口子。以后有的是机会再次进行破坏,迟早能够达到自己地目标。
王静辉回到驸马府后,便叫人将沈括和苏颂两人请来,还是在书房中,他把今天与皇帝赵顼会面时所关于伎术官员的话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沈括和苏颂虽然身为这个时代的科学大师,但他们并不能够理解王静辉所做事情的意义。就如同他们虽是进士出身,但依旧喜欢科学研究而没有选择和其他人一样去钻研文学诗词一般。
不过沈括和苏颂都明白王静辉在努力提高伎术官员的地位,对于他们两人来说这是非常有好感地。并且看了这么多天的报纸后,他们也能够意识到自己所设计改进的武器在战场上就是尽力打击敌人来保存宋军地实力,这就等于他们变相的增大了宋军的战斗力,这也让热衷于武器制造的沈括心中非常自豪。王静辉说的话没有什么“圣人语录”,伎术官员能够创造财富能够强军,这些道理都是在驸马自己身上已经得到充分验证过的了。这比什么都更有说服力。
“改之想要我们做些什么呢?毕竟大宋伎术官员并非百十个,少说也有一两千,要是整体提高伎术官员地待遇,那所需数字也必定不是个小数。”沈括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这个不难,尽管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要想做到也并非难事,关键是要看我们如何去运作,这件事在下已经有了一个腹稿,但还需两位大人来通力合作。不消很长时间便可以完成!”
“请问计将安出?”
“两位大人想必还没有读完在下所著的《物论》吧?在剩余的几卷《物论》中虽然没有讲到具体机械的制作。但却给出了最基本的制造原理。这次我请两位大人来的目的就是想把在下心中的一件机械变成现实——一件能够单纯靠机关便可以计量时间!”
王静辉自然不会忘记苏颂对于擒纵器——这一伟大的天才发明,这可是现在钟表地核心部件,在《物论》中他曾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钟摆原理,至于擒纵器,那对于王静辉来说实在是太复杂了,但是苏颂很可能现在已经掌握了擒纵器的原理,只要将钟摆原理相互结合,不难做出现代钟表出来。况且苏颂又不是一个人来做钟表。还有沈括和他来从旁协助,就是真的制作出了现代钟表,要想投入市场获得高额利润,也需要徐氏的老珠宝工匠进行再次深加工才可以。
苏颂在历史上制造的水运天文仪是当之无愧的现在钟表雏形,不过王静辉记得虽然苏颂把它造出来后,只是用于天文观测,这个时候的天文官还仅限于为皇家政权服务,还没有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后来金兵攻破汴都后把这台水运天文仪拆散运会上京,但可惜复原组装失败,这件当今最为精密地计时工具就这么流散在历史的长河中,若不是苏颂多留个心眼儿,把这水运天文仪的构造图给画成图册,后世的人恐怕就无法进行复原,西方人或者高丽棒子便可以堂而皇之的宣称他们是擒纵器的创始人了。
“改之可说的是‘钟摆原理’?”沈括问道。
沈括和苏颂对王静辉剩下几卷秘而不宣的《物论》早就是向往已久,在王静辉送给他们后,两人便急不可耐的一人一半,各自拿着两卷《物论》回家研读去了,这关于“钟摆原理”的部分正好落在沈括的手中。沈括一听王静辉想要做的是计时机关,立刻便想到了这“钟摆原理”,当他读到钟摆原理的时候还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简单实验来验证,只不过没有这么精确的设备来测量只能够靠感觉来衡量罢了。
苏颂这个未来擒纵器的发明者对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