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难耐 (第2/3页)
响。
梁格嵬知道这一次国相大人可真是下足了血本,不仅让他率领本部五万人马,还调播了三万“擒生军”作为协助。“擒生军”在西夏也是鼎鼎大名,其规模有十余万之众,由于在战争中生擒敌军做奴隶而得名,但这支军队历史上确实是西夏的一支劲旅,主要任务便是承担攻坚和机动作战。三年前随谅祚出征的便是这支擒生军,不过却是全军覆没的下场,这几年为了和皇族斗争,梁乙埋兄妹力排众议,花费巨资重造了这支擒生军,并且还将质子军也编入其内做骨架。
“质子军”人数约五千人,是由豪族子弟中选拔善于骑射者组成的一支卫戍部队,负责保卫皇帝安全,号称“御围内六班直”,分三番宿卫。为了分拆皇族势力,梁乙埋拿已经被打残的质子军开刀,选拔其精锐进入擒生军,而质子军倒是没有往昔精锐之风了。
由于时间紧迫,梁格嵬必须赶在宋夏关于交还沿边熟户会议之前进入战斗集结地,所以八万人马根本就没有在后勤上下功夫。只是草草准备了一番便启程上路。梁格嵬所率的这八万人马都是骑兵,他们要火速赶往会议的召开地点——洪州,在那里还有一支两万余人的步卒军队和攻城用的装备。
根据西夏在大宋的探子回报。保安军内的顺宁寨、保安城、金汤城和德靖寨等重要城寨于往昔没有什么变化,常年地侵宋战争已经使西夏将士对这一带的地形非常清楚,也用不着向导,只要到了洪州,剩下来的就好办多了。
梁格嵬看到自己地军队在荒原上疾驰而过。心中踌躇满志,十万大军踏平小小的保安军在他看来简直是杀鸡用了宰牛刀。不过虽然他自己是宰牛刀,但心中还是非常紧张的——持刀的人——国相梁乙埋就在离洪州不远的嘉宁军司!
这是一支很奇怪地军队,人数不过两千余人,但每个人的脸上都能够让人很容易的读出“彪悍”两个字来,这支微型军队就在梁格嵬的大军之后二十里处。不紧不慢的跟着梁格嵬的大军。这支军队地中心处有五六辆样式完全相同的大马车,从马车的装饰上便可以看出车驾的主人身份尊贵无比,西夏国相梁乙埋正是在其中的一辆马车中正襟危坐。
梁乙埋实在是忍不住跑出来看看,在他看来这场夺取保安的战斗还要他来坐镇是十分不值的,不过对手是大宋名相韩琦,这就使他心痒难挠了,不过左右幕僚的规劝还是决定跟随梁格嵬的大军前往与大宋接壤地嘉宁军司。
在历史上西夏国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几乎是平常事,从李元昊到战死在大顺城下的谅祚,每一代西夏皇帝都在战场上打过滚。和辽国一样的传统,都是以武立国。梁乙埋虽然不是西夏皇帝,但到现在他的权势熏天,和皇帝并没有什么两样。党项人虽然建立了西夏王朝,说白了还是个半奴隶半封建社会制度,他们本质上还是游牧民族,崇尚马背上的英雄。梁乙埋便是出于这个心理才亲临嘉宁军司督战。不过他当然不会真的就如谅祚皇帝一样站在前线和士兵一同作战,就连他离开兴庆府也是非常秘密的,他想等梁格嵬攻占保安城后,在公开地站在大宋领土上做一下姿态而已。
就在党项人紧锣密鼓的准备攻占保安的同时,大宋以韩琦为首的西北军政要员也没有闲着,同时也在积极部署即将到来的大战。说起来也非常有意思:梁乙埋坐镇嘉宁军司与韩琦坐镇延安府,两个人的所在地距离保安城几乎相等。不过韩琦并不知道梁乙埋居然跑到嘉宁军司来督战。而梁乙埋同样也不知道韩琦给他准备了一个大大的陷阱等他来闯,双方都是觉得自己算计对方,总体上韩琦略胜一筹,但他并不知道党项人这次这么看得起他,居然调动了十万作战部队投入到保安军,一旦打开局面,后面还有更多地西夏骑兵将会肆无忌惮的涌进保安军。
到现在通过在西夏的那些“和尚”反馈的信息,韩琦已经非常肯定党项人要对自己的地头采取行动了。虽然知道保安军受袭的可能性最高,但在地图上可以看到保安军的形状呈一个口小肚大的瓶子,党项人若是想要在保安军站稳脚跟,只从这个和西夏接壤的窄瓶口进出,搞不好连自己回家的路都会宋军断掉,所以受袭的地点也绝对不会是只保安军一地,旁边紧邻保安的定边军、庆州、延安府接壤西夏的重要城邑也肯定会受到攻击。
令韩琦与其将领非常头痛是如何才能够不动声色的调动部队投入预设埋伏战场,陕西四路不仅居住着大量的汉民,而且还有很多其他少数民族也在这里居住,形成一个个小的聚集区,他们或是投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