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深邃的思考 (第2/3页)
请他演戏,这部分票源万无一失。投资方会考虑,经纪公司会考虑。广告商自然也会想到这点。这些标签影响的就是艺人的收入,生计问题的大事。
赵丹峰也有标签。圈子里很多人认为,赵丹峰就适合演小生,文气一些的小生是肯定能演好。对于一个年轻演员,这样的标签就像是履历,资方在和导演商量演员问题上,自然脑袋里就会跳出来说。嗯,赵丹峰是适合这些年轻男子角色,找他肯定没错。
给蔡怡侬推荐张婧初,也是为了蔡怡侬着想。糖人最初几年,制作的电视剧,不温不火。有些呢则是叫好不叫座,电视台没什么播出率,网上点击量倒还不错。主要是蔡怡侬的想法有那么一点点超前,而内地的电视收视习惯还没到那一步。基本没有大红,但也从来没亏过。这样你公司签一个女生,一签五六年,七八年。基本就是一个女演员青春最好的那段年华了,钱是不会少赚多少,名气虽然不大,也能捧的出来,虽然可能只是二线。
但相较于自己班上那些个同学,可能日子过的是比自己苦一点。不过人家只要熬出来,遇到一部电影,那就是一飞冲天的节奏。很多有志向的女生是不会做这样的考虑,相较起来,赵丹峰觉得张婧初考虑的会比较现实。起码毕业了不会没戏演,立马失业,一步一步来,是这姑娘可以接受的事情。用赵丹峰的话说,就是这姑娘能忍,耐得住性子,韧性十足。
这么样的性格,对于还在发展的糖人公司,或者说对于蔡怡侬的事业,彼此的帮助都会很大。这样大家才能和谐相处嘛,不然很容易为了红而闹僵,毁约跳槽什么的。赵丹峰考虑的最后一点就是其实现在的张婧初和自己认识的已经有一些不同了,毕竟是上的表本,学校的培养,学习的氛围,让这姑娘很长戏。九七级几个女生里,张婧初可是表演课课代表,那是老师专业眼光的肯定。
何况张婧初可是自己从大一就认识的老朋友了,于情于理,都要支持一下的嘛。这可不算是藏私货,只能说是朋友情分在。至于为什么不推荐袁湶,这个太简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