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 记者上门和第一桶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九章 记者上门和第一桶金 (第2/3页)

雪薇连提都没提自己,这令他很是失落。

    郭雅雯也打过一个电话,聊了不到五分钟就挂了,大致内容就是想告诉姜梨,警方已经不再关注她,事情就快结了。

    又过了两天,村长终于是姗姗来迟,还带来了两个记者。

    姜梨心说尼玛终于来了,可等死老子了。

    这两个记者一男一女,男的叫家明,女的叫王芳,是镇长早报的记者。

    王芳负责提问,家明负责记录。

    在双方都准备妥当之后,王芳开始提问。

    所问的问题无非就是他改造荒田前后的想法以及今后的打算问题。

    姜梨清了清嗓子,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说了一遍。

    这次采访,姜梨将侧重点全部集中到了对荒田日后的利用方面。

    他很强烈的指出,荒田现在仅仅是一个发展阶段,他要做的还有很多。

    比如建工厂,这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工厂所涉及的范围有两点,第一,农副产品的加工。

    加工方向同样有两点,一是白菜和萝卜等蔬菜的加工,二是水果的加工。

    第二个大分类是养殖业的加工方向,同样是两个方向,一是鱼类、二是家畜类。

    工厂的大范围广含了辣白菜、咸菜的加工,水果、罐头和肉制品等等一系列的所有产品,可谓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做完了采访,王芳不得不为姜梨的构思喝彩了一下,如果这事儿能成,今后的采访项目怕是不会愁于没有资料了。

    陪着村长送走了记者,姜梨返回了家里。

    方才说的这些,其实有一大部分是姜梨在吹牛,仅仅是六百亩的地方,还不足以支撑这些项目。

    但是,姜梨就是要这么说,他要告诉镇长,如果想捞政绩,那么自己这里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噱头,足以令他怦然心动。

    当然,这些也并不全都是空穴来风,姜梨也是有过深思熟虑的。

    如果镇长能重视起来,自己完全可以用高价将全村的地都承包下来,到时候自己所说的这些,绝对有实现的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