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乱临楚地 (第2/3页)
年倒是高估了南唐在楚地的‘仁政’了。马楚亡国三四年了,居然还有那么多人心向故国。周行逢他们为什么会挑在这个时候起兵,有人探查过了么?当地楚人为什么不愿归附南唐,愿意响应,也有探子回报么?”
这个问题,水丘昭券却是没能答得上来,很显然,他是中规中矩的统兵将帅,对于天下大势的战略运筹并非所长。钱惟昱看了一圈他下面那几个将领,最终林仁肇见没有人回答,也就奓着胆子不顾尊卑僭越、出列答道:
“殿下,末将以为,周行逢、刘言的起兵时机之所以选在如今,应该和今年北汉刘崇已经被中原的大周皇帝郭威击退、溃回太原有关。自杨行密以来,两淮的大敌便是中原正朔。每逢中原战乱,淮南兵便会四处出击,当年吞并钟传的江西、后来进攻闽地、再后来进攻楚地,无不是借了中原五代改朝换代的时机一步步慢慢坐大。
如今大周建国,已有将近两年。而北汉刘崇经过第一年的抗争之后,似乎疲态已现,暂时无力南下了。属下以为,周行逢、刘言定然是看准了这个时机出兵的话,中原王朝可以帮助他们牵制住南唐部署在淮地与金陵的兵马,不敢轻易派往楚地,这才大胆起兵的。”
钱惟昱微微颔首,林仁肇没说出来之前,他还有些狐疑。这个狐疑并不是因为钱惟昱的分析能力不如林仁肇,而是因为他被自己上辈子学的历史知识给羁绊住了,所以反而思维不够发散。现在被林仁肇一提醒,他自己思忖一下,发现还果然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原本历史上的马楚到了951年才亡国,但是亡国仅仅一年周行逢就起兵击败了南唐大将边镐。那是依靠南唐在楚地根基不稳,重新打开的乱局,如今他们虽然马楚比历史上早了近两年亡国,而周行逢他们则比历史同期晚了一年多动手,但是其中的敌我关系道理是不变的——既然南唐比历史同期强大,而武平军比历史同期弱小,他们自然要隐忍到一个有强大外援可以援引的时间点,然后再动手了。
“林将军所言果然不错——那么,为何如今楚地之人,在楚国亡国多年之后,依然有那么多人响应作乱之人呢?”
“回禀殿下,此事如今仓促之间依然无法看清。不过听说那周行逢起事的口号之一却有一项:说是楚人用楚钱、易楚货。想来和此不无关系。”
钱惟昱一听后来了兴趣,让林仁肇详细说说这方面的细节,林仁肇不是“经济学家”,自然不知道那么多经济学道理,但是陈述一些已经发生的现象事实还是可以说清楚的。钱惟昱没花多大力气就把来龙去脉理顺了,然后用他自己的经济常识把这件事情解读出来了。
原来,当初楚王马希范死前,楚国从马殷到马希范两代都是通行的铁钱,而十国当中其他诸国——包括南唐——大多用的是铜钱。
或许有人会说,铁钱比铜钱贱价得多,而且容易生锈损耗,外国商人怎么肯用铁钱这种“劣币”呢?所以,当初马殷和马希范时期还有第二招经济刺激政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