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翔云列晓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七章 翔云列晓阵 (第2/3页)

处,所以在亲眼目睹这些之前,他对山阴地方的认识,基本上来自于《信长野望》上给他介绍的数百年后内政达人毛利元就的地盘,不过现在他才知道自己大谬不然了。

    自从发现山阴地区的开发程度远低于自己的想想之后,钱惟昱突然想到去关心一下这个年代日本的贵金属开采业——主要是旁敲侧击地问了一下诸如源赖光啦、安倍晴明啦这些人——这个年代的日本,在山阴地方有没有发展什么采矿业,比如挖点铜矿啦……还有……银子金子这些什么的……

    很幸运地,钱惟昱发现,这个时代的日本人不仅没有发现“石见银山”,连“生野银山”、“佐渡金山”这些后世《信长野望》、《太阁立志传》游戏上已经出现的金银矿,也都没有发现。如今日本的贵金属采矿业主要集中在关东的甲斐、信浓地方和西国的山阳,不过仅仅如此的产量,已经足以支持吴越国原本每年海贸的数百万两/贯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了。

    火山海沟地貌的隆起层多地幔喷发的重金属,这一点钱惟昱是心知肚明的,只可惜这个时代的日本人并不明白。技术的制约,让他们对这些蛮荒的地方毫无所谓。

    钱惟昱决定,把选子内亲王从山阴救回来之后,一定要让村上天皇再赏赐几个“无关紧要”——至少在目前日本人的生产力看来无关紧要——的国司、守护之类的领土来经营一下,也好让自己帮助日本人早日“扶贫脱困”。

    ……

    钱惟昱和顾长风、源赖光、渡边刚等人在丹波群山之间接受着人生的“再教育”,一脚深一脚浅的日本山路让行军颇为困难,而且不易携带粮秣辎重,连钱惟昱本人都没法骑马,只能是在山道上徒步。

    毫无疑问,这支人马正是经过筹备之后,前去拯救选子内亲王的精锐。

    从京都到丹波国国司所在地的福知山城,一路上行路还算容易。主要是因为这一路可以沿着从福知山城一直流向京都、穿过贵船山和比睿山之间峡谷的土师川。不过,过了有上万人口的福知山城之后,再往北面,就彻底进入了日本列岛的北岸山脊地区了。

    福知山城区北部的由良川町到山阴一侧日本海沿岸的宫津町,只有不过五十多里的直线距离。但是任何想要行军穿越的人起码要走上四五倍的实际路程——这还没算在海拔高度上的纵向起伏位移。

    幸好钱惟昱身边带着的都是经年苦练的精锐士卒。虽然人人身着硬牛皮底材的镶嵌甲、外钉护心镜;手持陌刀或者横刀,抑或是村上天皇拨给的日本长刃大枪,腰间人手一把悬着角筋硬弓,却依然可以背负着五天的口粮翻山路。

    唐时府兵军制,长枪和硬弓都是人手必备的,比如12500人一“军”的部队,就有12500挺长枪、12500张弓。后来中晚唐时候渐渐发展出陌刀,但是陌刀太贵了,在唐军精锐中,也不过是每军装备2500柄,其余一万人仍然使用长枪。

    只不过因为长枪或者陌刀沉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