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风云变幻 (第2/3页)
安抚使鲍修让,福建行营招讨使钱仁俊等经营闽地的封疆大吏则是谨守国土,在福建修竹林保持水土、屯垦梯田、广种桑茶、疏浚**闽江以兴航运灌溉之利。
很显然,这些人是在明哲保身,他们知道自己曾经或多或少和“前世子”有比较密切的同事关系,如今换了新王了,就该低调再低调,权力核心的事情,能不参与就不参与,能不插手就不插手,免得被人猜忌或者遭到政敌的攻击。
在钱弘倧即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后汉乾祐三年、南唐保大七年(949年)。这一年年底的时候,吴越国王钱弘倧得到了南唐李璟联合出兵的邀约、请吴越军从福建南部的漳州、汀州地区出击,进攻相邻的南汉国潮汕地区。
钱弘倧考虑到建立个人军事威望、稳固自身位置的需求,同意了与南唐一方联合出兵,并且向水丘昭券、钱仁俊、鲍修让等此前征闽的有功将领征询出兵将帅的人选时,这些将领也不曾自荐,只是非常谦虚的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最后,那一次与南汉国的小规模冲突中,钱弘倧不得以临时任命了内牙军左统军使胡进思为闽南行营招讨使,节制内牙军与台州、明州等地人马南征。
因为那一战南唐军才是联军主力,而且在吴越出兵牵制之前,南唐军在赣南虔州地区和岭北的衡阳、郴州等地吸引了南汉国大部分的兵马,并且与南汉军决战了数场,双方各自死伤无算。
因此,吴越人袭击与漳州邻接的潮汕地区时,南汉在此地兵力比较空虚,被吴越人轻易得手,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连下潮州、梅州、循州3州之地,实现了对“八闽之地”的彻底统一。南汉国紧急从韶关、郴州等处调集兵马来东线堵漏的时候,吴越军已经转入守势、耐心消化胜利果实了,被偷袭打晕了的南汉因为和南唐还在激战中,也就只能认了。
当然,或许很多人会惊诧:南唐和南汉国的领土核心一个在江表、淮南,一个在岭南两广,几年前这两国中间还隔着千里之地,怎么如今就会打起来呢?一切,还要从楚国的灭亡开始说起。
……
自从吴越国派出人质和南唐停战之后,南唐一方总算是解决了东面的后顾之忧,也就得以把漫长的唐、越边境上的军事力量部署到其他方向上。
北面的后汉朝在乾祐三年开始又出现了小皇帝刘承佑连续斩杀此前的跋扈权臣史弘肇、王章等人的变故,导致后汉朝局发生剧变。身在河北统兵平叛的后汉大将、领枢密使头衔的郭威原本与史弘肇、王章等人过从甚密,乃是多年至交。在史弘肇、王章被皇帝杀了之后,郭威拥兵自保的趋势更加明显了,皇帝和郭威之间的关系彻底被引爆的时机也迫在眉睫。
因此,同时从东路和北路腾出手来的南唐军主力,得以在西线掀起一个开疆拓土的高潮。
这年年初,楚国的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三家军阀彻底兄弟倪墙撕破了脸皮,为了争夺楚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