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夜上 盛乐除叛逆(二) (第2/3页)
妻妾拓跋氏,摇身一变,由拓跋珪的表兄变为姑父。
与这种混乱的亲缘关系相比,兄弟阋墙、骨肉相残就不算什么了。到了后来,鲜卑人又出了一位名人独孤信(匈奴独孤部被严重地鲜卑化,到了后期变为独孤鲜卑),他的三位女儿分别嫁给北周皇帝宇文毓、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昞,一门出了三个朝代的皇后,也造就了隋唐两代胡汉混血的皇室血统。
杨广和李世民便是胡汉联姻的产物,既有汉人的智慧,又有胡人的彪悍与凶残,对自己的兄弟下手毫不手软。他们的所作所为固然有些凶残,但却为中国的开元盛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自隋唐起兴盛数百年,引得四方来服,汉文化远播东亚。这一切若要究其根本,都源自北魏拓跋珪建国。他一改五胡乱华时严重的种族对立,开始了民族融合的大道。
在其后世子孙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强硬措施下,胡汉不再对立,转而结为姻亲,生下一代代的胡汉混血儿。而拓跋宏自己也放弃鲜卑姓氏,以身作则,将拓跋鲜卑改性元,即元宏。
到了隋唐两朝,由于皇室本身便是混血,更加剧了民族融合的速度。北方汉人的体质在一代代的混血种逐渐增强,而胡人也被汉人的文化所同化渐渐变得文明。可以说自唐以后,北方几乎再无纯种的汉人,民族融合的首功便是北魏拓跋氏。
话说回来,此时的拓跋珪并不知道自己在中华历史文明中的地位,而是不住地庆幸自己得到了眼前几位“胡汉混血”的冒牌鲜卑人相助。汉人的智慧在他年少的心中打开了一扇明窗,不再执着于匈奴与鲜卑人的好勇斗狠,从此开始其大量任用汉臣的“异端”行止。
当然,拓跋珪毕竟还只是鲜卑王族中第一代任用汉人的皇帝,步子不敢迈得太大。在十年之后的396年,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之后开始封侯拜将。于州郡刺史、太守以下官职开始任用汉族儒生为文官,而武官体系基本还是胡人的天下。即便如此,这也是很了不起的变革,为后世孝文帝的全面汉化打下了基础。
有了梦中人的鼎力支持,年轻的拓跋珪对于处置叛逆也有了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