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百一十一章 完美的兼并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百一十一章 完美的兼并计划 (第2/3页)

面考虑了这件事。

    张廷更是没闲着,他联系了符媛和符鸣鸿两兄妹,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这事虽说和符家没多大关系,但既然是合作伙伴,两兄妹也同意尽量帮忙。张廷同时还通过吴伟良和自己在香港的一些关系,向商界透露广东晋光公司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事,说得有模有样。

    符媛对奸商的谋略是听说已久,也想瞧瞧奸商这次究竟能把别人算计到什么程度。她得表现更为卖力,打了不少电话给一直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出于“好意提醒”,把同样的话告诉了他们。

    通过这一个多月有预谋的宣传,尤其是从符氏集团兄妹俩嘴里放出的一些风声,香港绝大部分做贸易的公司,都表示不愿意再跟晋光实业合作。

    实际上在香港商界,这种情况早就是司空见惯的事,算不上违背良心道义。有些人为了低价收购别人的公司,更是在这方面做足了文章,不仅针对企业本身,连人家董事长、总裁的私生活都拿出来暴光。就是希望对方尽早垮台,最好是股票跌得一文不值,以求达到最低成本完成收购的目的。

    结果,晋光实业所生产的轻纺产品在短期内开始出现积压,与香港方面的进出口业务量也有所下滑。

    这也是人类的通病。你要是说某某品德高尚,只怕多数人都会在心里打个问号,但你要是说某某人品有问题,放心,绝对大把人相信。

    但这些情况并不是一夜之间骤然降临的,而是显现出一种比较缓慢的下降趋势。因此,晋光实业的几位部门经理们,更没把这当回事,即使是收到一点外界的风声,也全当了耳边风。

    以他们的经验,同类的情况每年都有,因素有很多,什么国际环境啦、新增贸易壁垒啦等等,更不要说社会上的一些谣传了。所以,压根就没人想到是别人故意在背后兴风作浪。于是,韩冰这位平时只看账面的最高层,更是连一点风吹草动都没听见。

    费了如此的心机,但是让奸商下定决心兼并晋光的决定性因素,还是明珠广场投资项目。四个亿的贷款,哪怕以最低的银行利率,都足以使晋光陷入困境,更何况韩冰竟然还妄想自主经营,籍此申报上市。

    所以,奸商交待张廷他们干的活,并不是危言耸听、恶意抵毁,而是还没有浮出水面的事实。他的做法,只不过是往一堆快要熄灭的柴堆里扔了个大炮仗而已。“砰”的一声之后,火星四溅,然后就灰飞烟灭了。

    这就是奸商的整个兼并计划。他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事后再把晋光实业这堆灭了的柴禾棍子捡回来,架到自己的那堆里面,好烧得旺一点。

    通过种种分析,奸商早就看到了对方最可悲的一面:架子铺得太大,房地产、进出口、轻纺、电子……,凭那三亿的资产就想一步登天,必将会产生负担过重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虽然不少项目赢利可观,但不是获利周期太长,就是杯水车薪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而且随后的明珠广场投入更是让韩冰透不过气来,晋光实业在她的操作下,实际上已经是处在危险的边缘了。

    而奸商认为自己最成功的地方,是准确地判断出对方的周转资金,从晋光实业的总资产以及资金分布的情况来看,他估计对方的帐面上绝对不超过四千万。

    奸商明白韩冰的想法,这位老阿姨把所有的赌注全押在了上市这一头。只要能够把这个事办下来,至少可以为晋光公司融到数亿资金,短期之内的问题全都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是解决一些根本问题。奸商估计她应该有这个能力促成这件事。

    但非常不巧,韩冰在愿望没有达成之前就遇上了自己。这全都要怪李胖子,如果当时不是他提到明珠广场是个大项目,自己也不会想到要来看一看。不看的话,也就不会有机会跑来打工,这样也就不知道这个土建行当居然如此赚钱,更不可能对晋光实业动脑筋……。

    但话又说回来,这对晋光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