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百零六章 第一笔生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二百零六章 第一笔生意 (第3/3页)

快天亮才收场。

    但最高兴的人却是随后得到消息的奸商赵启明。他从杨君筱那里听说第一笔生意成交之后,兴奋得手舞足蹈,中午明明刚吃过午饭,还非拉着杨灿去外面再吃一顿。

    杨灿傻傻地看着他一脸阳光灿烂的笑容,还以为这家伙中彩票了。到了饭店,赵启明点了五六个菜,给杨灿开了瓶啤酒,笑眯眯地招呼他动筷子,自己却坐在一边神游起来。

    这次的计划可以算得上庞大,调动了公司相当的人力物力,尤其是奸商远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口,并不是亲自操作现场指导。

    下一步就要看宋子宏的了,不过奸商对这边的事情并不担心。虽然对宋子宏并不了解,但这个人办事的能力他还是信得过的。

    赵启明之所以选中vcd这个品种,是因为他在集成电路板公司上马之前,对这种东西有过深入的市场研究。

    vcd的科技含量并不高,其核心技术就是mpeg数字解压缩芯片技术,是美国c-cube公司在1992年研发的一项并不受人关注的技术,最早被中国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的姜万勐所发掘,后与c-cube公司董事长孙燕生(美籍华裔)共同研制开发为电子消费产品,成立了“万燕公司”。

    1993年9月通过国家鉴定之后,万燕第一批1000台vcd几乎被国内外各家电公司买去做了样机,成为解剖对象。而万燕公司也从此走上了革命先烈的道路,在投入了上亿研发费用和两千万的广告费之后,最终因后续资金无力,在1996年被安徽美菱集团兼并。而其开创的市场也随之被一拥而上的大小厂家抢得一干二净。

    技术简单、投资低,广东又是散件水货的集散地,这几个因素使得vcd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蓬勃发展。在不出二十五公里范围内,生产整机所需要的元件就可以配齐。

    由于vcd机械运动部件不多,只需要将几块集成电路板用螺丝拧上,知道哪根线插在哪儿,看上十分钟就能学会。因此内行人称:“一把螺丝刀就是一个组装厂”。

    在这样的条件下,1996年,这种低廉的电子产品在广东地区形成泛滥之势,全国年销量更是达到了600万台。市场上一千多块的vcd,实际的成本却只需要四百块左右,无数人靠此发了财。

    当地元配件配套生产的规模更是日趋扩大,专门有人提供线路板,有人专门提供机壳……。明远集团集成电路板公司甚至不用自己生产,只需要抽调少部份员工,将采购来的元配件组装成半成品就行了。

    为了能够拿下这笔订单,宋子宏在兼并计划启动之初,就按照张廷的指示,和晋光实业采购部门的负责人宁小雨进行了接触。先是以拓展业务的名义亲自登门拜访,然后又邀请对方到厂子里参观。

    凭着明远集成电路板公司的投资规模,宋子宏根本就用不着多说,对方就相信了自己公司的实力。事实是明摆着的,公司尽管在当初缩减了一部分投资预算,但是在深圳仍然算得上是家大型生产企业。尤其是相对于市场上绝大多数的作坊式工厂来说,更是一叶孤帆和万吨*的差距。

    还有一点也尤其重要,明远集成电路板公司,是一家中港合资企业,这对于迷信香港人的广东人来说,无疑又多了几分诱惑道观。

    与此同时,宋子宏还遵照指示,在背地里悄无声息地开始了收购vcd散件的工作。

    ————————————————————————————————————————————

    推荐新人:

    海盗猎手——讲述海底故事的海盗类.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二百零六章 第一笔生意)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