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四章 光阴似箭 (第2/3页)
的远见卓识不仅于此,通过张廷和陈法林,他感觉到国内的的企业发展总是有自己的局限性。根本因素在于国内的改革开放刚起步,管理体制过于僵化,再加上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这导致商人眼界不够宽,从管理模式和经营方法上距离国际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
明远集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上马的,赵启明和陈法林、张廷三人经过详细的安排,把公司在证券市场挣来的钱投了八百万在怀圣堂药业,加上陈法林原来的本金,一共引进了三条生产线,使药厂的规模比建厂之初扩大了一倍,在淮南市轻工企业的排名仅次于安徽造纸厂和淮南纺织厂。
与此同时,张廷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拓展上海怀圣堂医药公司的业务上,不仅销售本公司产品,还接了国内十七家制药企业的药品销售代理权。这使得销售额在一九九二年底突破了七千万,纯利润两千七百万,第二年番了一倍,药品行业的前景就此显露出来。
另外的一千多万经过仔细研究,大家最终决定按赵启明的提议,投资在房地产生意上,这也是赵启明在上海呆了一段时间之后的分析结果。当时海南的房地产正炒得如火如荼,以投机生意起家的赵启明只是跑了一趟海口,立刻就看出这里面存在的问题,都是毫无根基的炒作而已,从本质上讲和炒邮票差不多,迟早要翻船。
随后他们把投资的重点放在上海浦东开发区,赵启明跟老前辈打交道很有一套,把葛兴邦哄得眉开眼笑。再加上奸商在为人处事上悟性超凡,而通过葛兴邦的关系,从银行贷款到土地开发等很多关节上都是一路绿灯。
李胖子在这里充当了老板的角色,在明远集团下旗下的明远房地产公司挂名法人代表,外出谈事情都是由他出面,有赵启明和张廷在背后出谋划策,李胖子只需要照着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