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炒作…… (第2/3页)
别人费了大力气也不一定能感觉到的东西,他一眼就能找着问题的关键之处,其中的差距绝不是一星半点。
第二天赵启明得了个空,还是逮着陈致远把他骂得猪狗不如,这家伙自知理亏,耸耸肩膀一脸的无可奈何:“没办法,这也是被逼的,我可不想去香港上学。再说,跟你玩了这么久,啥也没学会,就学到这点拿别人当枪使的本事,不好好用一用,那不是白学了?!”
这小子什么时候变聪明的!赵启明被他这句话噎得哑口无言,看来人总是会在经验教训中不断成长的。
“好在昨天你走了之后,他终于答应我等考完大学再谈去香港的事。嘿嘿,这么看来出卖朋友还是有好处的!”陈致远接着补充了一句,笑得像只偷到鸡的狐狸。
“操你大爷!”赵启明怒不可遏地骂了一句,陈致远的口头禅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学会的,看来还真是近墨者黑呀!
1991年是邮市开始升温的第二个年头,通过各种方式的信息传递,加入到这个行当中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资金力量的积蓄达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也就是在这一年,上海的股票市场开始受到国人关注,假设当时的中国没有股票市场,邮市的火爆场面或许会提前展现出1997年攀上顶峰的风采。即便是这样,对于资金雄厚的内行来说,这里面的高额利润还是让他们爽到连做梦都会笑醒。
正如赵启明和李胖子等人的谈话中所分析的那样,市场的内在变化决定了投资走向。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少部分手头有点钱的人收购保值性比较高的几个邮票,这里又要提到最具代表性的庚申猴,可以说庚申猴在邮票市场最初阶段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后来上海股市举足轻重的龙头股:四川长虹。
于是乎很多人都去购买发行量相对较少的早期邮票,这种自发性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最终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在市场强势力量的作用下,数量不多的早期邮票很快被推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