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考砸了 (第2/3页)
惦记着邮票的事。
虽然考试抓得挺严,这家伙还是尽最大的努力找机会作弊,多年经验让他找到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办法,用蓝墨水在涂着黑漆的课桌上,把需要的答案都抄下来,等墨水干了,基本上看不出来。考试的时候向桌面上呵一口气,字迹就会现出来,虽然这办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写了字的桌面容易被蹭掉,但比直接用圆珠笔抄在上面要隐蔽多了,赵启明分科的时候选的是文科,需要背的东西比较多,这个办法非常适用。
此外,再加上班长高松的配合和段润昌同学的帮助,成绩单下来后,除了英语只考了二、三十分之外,其他的基本上及格了,可凭这成绩,要想考上大学还是痴人说梦。
父母亲对他这次的成绩非常不满意,以前怎么说平均分还有个六、七十,可现在居然成了不及格。一向对他不管不问的父亲这次很生气,他绷着张脸很严肃的询问了赵启明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这小子拼死抵挡,表面上态度诚恳,可骨子里比革命先烈还顽强,回答每一句话都前思后想,要是让父亲知道学习不好是被挣钱给耽误了,非劈了自己不可。
问到最后,父亲还是看出了点情况,于是做出了个重要的决定:不许赵启明再集邮了。他让赵启明把邮票交出来,并嘱咐母亲再也不要给这个不争气的儿子钱去买邮票。赵启明像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似的把那本不值钱的邮票交给了老爸,心里却在偷笑,这点玩艺儿在他眼里,不过是哄人的东西。
最后,父亲拿出一张报纸,指着一篇文章让他认真看看,自我反省。赵启明抬眼一看,题目是:文化界的新星——记少年作家张小桐。
他装模作样的把文章大致看了一遍,原来是辽宁省北关市的一个小女孩,写了两三部,在国内文化界引起了轰动。最近还有一本新作,叫《黑洞来的那一天》准备在《少年科技报》和《少年文艺时代》上同时连载。
父亲数落他了一番:“好好跟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