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八章 名士与倾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八章 名士与倾奇 (第2/3页)

,据说本来是医圣张仲景配来治疗伤寒的中'药'散剂,后来魏晋名士发现它“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就变成了上流社会风行的毒品。

    我知道某些矿物成分,的确可以对人体其到刺激作用,让人产生飘飘欲仙的幻觉,轻身云体健步如飞的错觉。但是使用的多了,不可避免让大量矿物残留体内,严重者胜利紊'乱',器脏衰竭而英年早逝,实在是慢'性'致死的一道良方。

    “谢了不用”我赶紧敬谢不敏,我还有大好的人生和无数的美女等我去征服呢。

    “常服这东西,不怕累伤身体么”我看他气'色'很好,不象个长期磕'药'成瘾的短命鬼。

    ”怎么会”

    他有些得意的说。

    “这东西调配不易,也不是经常可以用到的,再说,我有解症的调酒方子。”

    “吾”

    我也听说过这种'药'吃到肚子里以后,要仔细调理,非常麻烦。首先,服散后一定不能静卧,而要走路。所以魏晋名士最喜欢散步,称之为“行散”,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格外喜爱锻炼身体,而是因为偷懒躺下就'性'命不保的缘故。除了走路,饮食着装上也要格外注意。服散之后全身发烧,之后变冷,症状颇象轻度的疟疾。但他们发冷时倘若吃热东西穿厚衣物,那就非死不可了。一定要穿穿薄衣,吃冷东西,以凉水浇注身体。所以五石散又名“寒食散”。按照书上的说法,就是““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冻出肺炎来,那是你散发的好。

    但是有一样例外,就是喝酒。一定要喝热酒,而且酒还要好要醇。五石散对酒非常挑剔,不要说甲醇兑的酒,就是一般的劣酒,它也会有激烈反映。而且还服散之后还不能不吃东西,一定要大量进食,“食不厌多”。估计是通过进食冲淡排除沉积体内的'药'渣,所带来的后遗症。

    “包括王府那位先生。也在用我的方子”

    不是把,这东西是给李白用的,我再次大大震撼了一把,感情他不但酗酒,还磕'药',简直是后现代嬉皮士的原形了。

    不过这消息很值得玩味,与这些少有大志,满足于安逸的生活品位的家伙不同,按照后世的研究,从他的诗里就可以看出,李白同学是一个有大抱负,而且渴望一番功名和大作为的人,不然也不会被永王说动出山了,在永王倒台被流放后,还想着北投李光弼,为国家出力。

    或许我该再催促一下总医官李想鹤那里的实验进度了,毕竟从飞机的残骇里收获的,可不仅仅是优化的良种,还有另外一些很有争议的东西,只是处在实验阶段,为了保密着想,只在夷州封闭的环境内小范围推广。

    “柳醉牛,该你了”突然有人打断我们私语,伸手递过一盏来。

    原来他们已经放倒了那位品酒专家,换了新的花样,开始讨论他们奉位偶像的竹林七贤,究竟是嵇康的懒漫,还是阮籍的拙饮,还是山涛的戏谑,更值得效法,不过每引章据典说一件典故,就要以七贤为题做一首即兴诗。

    柳友梅也没有例外,他接过一饮而尽,眯着眼睛想了会才开口道:

    “闲阴七贤地,醉餐三士桃。苍苔虞舜井,乔木古城壕”。

    “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梢梢寒叶坠,滟滟月波流”。

    下一位擅长金石的展仲卿,他祖上就是大名鼎鼎展(子虔),与顾(恺之)、与陆(探微)、张(僧繇)一起并称四宗,在地方上也算是一个小名人。

    “错了错了,”马上有人叫起来“这不对景,你喝上头了,昼夜不分了,这白日青天那来的月'色',再罚。”

    “乍到园亭清。面此君忘去。把酒挹幽人,仰止七贤趣”。

    长林望族出身的王襄,淡淡的抬起头来,他手袋里总带着刻刀和小印,好象永远有雕不完的,如果再加上一嘴拉杂胡子和忧郁的眼神,几乎可以去演小李飞刀了。

    “写景,但不对物,罚酒”。

    “常慕晋高士,放心日沈冥。湛然对一壶,土木为我形”

    这是自号沧洲子的襄南人朱湾,他是剑南移民,说话带着一口川腔。

    “闲庭饮酒当三月,在席挥毫象七贤”

    这是曲阳人刘真,他从小就被称为诗童。

    “又到你了,梁五”监酒令再次点到我

    我想了想道

    “阮籍谋身拙,嵇康向事慵。生涯别有处,浩气在心胸”。

    “一般一般,也算你过了”他们起哄道

    我笑了笑,这可是白居易的题做,居然只得一般的评价,这些人也不是一般的牛啊。

    突然一个突兀的声音冒出来。

    一班年轻气盛的学子,象斗鸡一样的瞪着我们,似乎有些看不上这些形骸不羁的闲人。

    他们不管会不会用剑,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