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马甲自远方来,不亦乐呼 (第3/3页)
使,不闻于朝堂上,暂时意图不明,但似乎从侧面印证了我当初说的一些事情,此时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新都巴格达的建设大概已经进行到第10个年头,这就是所谓官“曼苏尔择都望长安”的历史大事记
当然这种说法属于自己我们史学家处于一种天朝情节自己往**上贴金,从千年之城大马士革,到尼尼微古城边上的神赐之地——巴格达的迁都运动,并不是阿拔斯朝二代哈里发吃饱撑的觉得老地方呆腻了,环境恶化空气污染,换个地方做首都养老,而是代表了大食扩张的战略核心,将由西方转向东方,其最直接结果就是出兵唐朝,大唐安西都护府下的军民,在阿拉伯和游牧民族的连绵不绝的交攻下,于中亚地区坚持困战了50年而得不到任何援助后全部覆灭,突厥大规模~以及原本处于佛教文化圈和中土文明体系为主流的整个西域四镇五十七国,彻底的伊斯兰化,这也东突问题的历史起源之一,。
所谓“择都望长安”阿拔斯王朝的二代哈里发曼苏尔,当然也不仅仅是想来长安走走看看观光旅游的,有机会的话不介意带了大军过来长住久安,把中土变成传播真主教旨的乐土的。
大食虽然遥远,但好歹总是外族,虽然当初有高祖称臣借突厥兵定天下,太宗再励精图治打的突厥称臣的先例,但这种可能牵涉到引外族入国土的事情,一不小心处置不当,还是很容易担上千古骂名的。显然那为皇帝岳父自认没有高祖的果决,也没有太宗的才华绝代。
是以连朝堂上亦是密而不宣的,特地借了这千秋的应景,来暗询太上的意思。至于会告诉我一声,也是仅仅因为我出身西域,又刚好说过关于大食野心的坏话而已。
“章先生,可知来使是出自大食的东部哈米儿,还是王庭大马士革”
眼中闪过深有意味的表情“这其中有什么玄机么。。”
“大食之国,其族极杂,派系纷繁,虽阔有广地,然多半新服,各有厉害干系,。。。时间”
最后亲送出门,我忽然想起一事,
“再问个问题”
“请说”
“章先生与那位人称天宝神童的白衣李泌李大夫相熟否”
“甚密”他眼神转了转,呵呵笑了起来“有同塌共饭之谊”
我倒,疑似传说中的断臂山,亏我还和他相谈甚欢把手言笑套过近乎的,恶汗中,晚上不找初晴给我刷刷。。。。。。。
送客之后,温哲回来,垂手默立一旁,
“老温啊,去查查近来门下产业,都哪几家往来频繁的”
章柳在成都不过好歹是个外来者,想暗中了解什么,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替他做掩护,应该避不开我手下那些,暗中以查奸反间为名的情讯体系的。
“这个属下倒是知道,玉真大殿下的府上,在门下摊了些生意后,最近走动的勤快”
“玉真大长公主么”我眼中顿是浮现出那个胸臀够大,腿也够长,敢于时尚新潮的老姑婆公主,再想想“章柳”那道貌仙风的样子,心中不免冒出难道这两号从前天雷底火有一腿的想法。
有客人么”。我看他没走,站在那里显然还有什么事。
“河南节度副使贺兰进明的行营参军兼千秋贺使第五崎,登门求见”
“贺兰进明”我一楞,接过帖子,这个名字太熟悉了,按照历史上的发展,我暗中援助的那个人和他的部下,不久以后就会因为他见死不救,开创唐朝集体食人的先例后,壮烈战死至最后一人。
而这个第五崎也不简单,出自北朝胡族复姓的家伙,也是一个后来被称做救时宰相人物。
(古代所谓的救时宰相,大多数时候相当于皇帝的一次性卫生巾之类的作用,出人意料的破格提拔使用和赋予相当的权利,用来大刀阔斧的解决某些诸如财政、田赋等棘手积弊问题,然后达到目的后,做为承受来自利益受损阶层怨恨和怒火的挡箭牌,被从善如流的牺牲掉,这就是其存在的价值)。
“那有必拜见我么,难道那位贺兰使君也想借人借物打游击什么?”我奇怪道。
“据说这位大人,于太上面前奏对得体,颇合上意,内典姚中官传出的口风,上似有意授江淮租庸调使。。。”温哲摇了摇头,肃容道:
原来如此,不由叹道,今天真是个忙碌的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