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闻道 (第2/3页)
,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
这些文章对于凌宇这个对国语有着特别爱好和人来说看起来特别轻松了,本来打算不再看了,但是不看心中又有一种难以舍去感觉涌上心头,还是上次一样的感觉,看着陌生但又似曾相识一般,就是这样的感觉让他不得不继续阅读下去,而且阅读越有一种熟悉得感觉慢慢涌上心田但却怎么抓也抓不住抛也抛不开,就像隔着一层薄薄的蝉翼一般........如此他继续阅读者下一篇: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落款写着:吕祖百字碑全文-----------三丰真人诠注。
下面写着的就是对全文的解释:养气忘言守,
凡修行者,先须养气。养气之法,在乎忘古寺一。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诀曰:缄舌静,抱神定。
降心为不为。
凡人之心,动荡不已。修行人心欲人静,贵乎制伏两眼。眼者心之门户,须要垂帘塞兑。一切事体,以心为剑,想世事无益于我,火烈顿除,莫去贪着。诀云,以眼视鼻,以鼻视脐,上下相顾,心点相依,着意玄关,便可降伏思虑。..........................。。。
看得这些文字,和解释凌宇刷的一下做了起来,本来开始是躺着的,两眼就这样直直的看着手机上的内容,大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