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章 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章 战争 (第2/3页)

有那场让人们永远难忘的八年抗战,他把自己的故事讲给爷爷,于是我爷爷成为了一个帐房,而不是当一名军人,不然,我现在很可能就是一个台湾人,而不是东北吉林的。

    再后來,一次偶然间,我发现了太爷爷的一本日记,那本日记篇幅不多,但是所记载的事情却让我感到触目惊心。

    直到那时候,我才知道,战争远沒有电视中渲染的那么‘浪’漫而‘精’彩,甚至“战争只是军人的事情,和平民无关”,“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些话也都纯属放屁。

    战争永远不只是军人的事情,而取决战争胜利的因素也不是正义或者邪恶,而是实力,这些子啊八年抗战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在太爷爷的日记中,1938年的台儿庄大战时,他辗转來到滇军60军,军长是卢汉,他任营长,而这个卢汉就是那个1945年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二、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常委,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而那场台儿庄战役却让我太爷爷终身难忘。

    用我太爷爷的原话说就是“那一仗打得很凶,不仅仅是死人这么简单!”

    在爷爷的描述中,日本人一开始的进攻很顺利,几乎沒有遇到什么特别有效的抵抗,可是这不是因为国军的士兵和将领不敢打,不敢拼,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敢打敢拼才死得快,这不是危言耸听,真正的战场上,不会因为你勇敢而子弹就绕着你走,现在常说“战场上越怕死的人死得越早。”这话虽然不是放屁,但和放屁差不多。

    太爷爷曾经亲眼看到,国军一个营的士兵对日军的一个小队法器反冲锋,可是不到五分钟,一个建制营接近六百人就全死光了,甚至他们连白刃战的机会都沒有,而日军所作的只是轻重机枪的扫‘射’和呼叫了一轮火炮支援,甚至日军的步兵都沒有进行过几次‘射’击。

    而后期日军的进攻受到阻碍则是靠“送死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敢死队,可是,在那样的装备差距,兵员素质,以及夜战时日军的先天优势和国军后天不足的情况下,敢死跟送死沒什么区别。

    往往是一个团凑出一个营的“送死军”,一个营凑出一个连的“送死军”,一个连‘抽’出一个排,甚至一个排都要‘抽’出一个或者半个班。

    而且这种方法不是自愿,而是根据名册‘抽’签,‘抽’到谁就是谁,然后再由军事主官之下的几名军事副官之中‘抽’一名领队,但是,从不会有人退缩,不是不是因为什么民族大义,要知道,民国时期很多人当兵都只是为了能吃口饱饭,连字都不认识,还谈什么民族大义,而让他们效死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比如说长官的知遇之恩,老百姓的惨状,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