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杜氏兄弟 (第3/3页)
就是雍正三年三月,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所谓“祥瑞”,群臣称贺,年羹尧也上贺表称颂雍正夙兴夜寐,励精图治。但表中字迹潦草,又一时疏忽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雍正抓住这个把柄借题发挥,说年羹尧本来不是一个办事粗心的人,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归之于朕耳”。并认为这是他“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所以对他在青海立的战功,“亦在朕许与不许之间”。接着雍正更换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先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署理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使其不能在任所作乱。而同年四月,也就是在几天前,又送出一份圣旨,也就是杜云麒手中这一份。其内容其实归结起来就一句话,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年羹尧在川陕经营多年,一旦调离,不说军权削弱,就连他多年来再次积攒的一切都付诸东流。所以年羹尧自然不甘,可是圣旨不可违,于是杜云麒很倒霉的成了年羹尧的出气筒。
年羹尧丝毫不客气的“以腿有寒疾”为由,叫杜云麒为他牵马,杜云麒身为御前侍卫散秩大臣,就品级而论不亚于年羹尧,再加上御前侍卫在外可是代表皇上的脸面,所以这个一向好说话的家伙也断然拒绝。
这下可好,年羹尧抬出国公身份,以藐视上官的罪名上去就是一通鞭子。而且为了羞辱杜云麒,年羹尧连真气都没用,完全是靠肉体的力量居高临下的抽打着杜云麒,就像抽打胯下的马儿一般!
杜云麒虽然老实,好说话,但是却不乏血性,盛怒之下,这货居然直接把年羹尧从马上拽了下来。可年羹尧是谁?久经沙场的大将军,一身功夫也是出神入化,这下可好二人直接当街动起手来其结果可想而知。
虽然杜云麒身手不差,可是比起年羹尧这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自然是没个比,要是杜洪来了还差不多。所以杜云麒被揍了,而且被揍得很惨。不过还好年羹尧虽然跋扈,但在眼下这个紧张时刻也不敢太过嚣张,所以杜云麒看似受伤严重,但只是皮外伤罢了。
不过此刻的杜云麒,或者说是我在这其中嗅到了丝丝阴谋的味道••••••
ps:继续无耻求票,求盖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