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恶鬼造孽,含笑而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章 恶鬼造孽,含笑而终 (第2/3页)

后先是伸手拨开污泥,然后嘴里叼着手电,双手托起陈易的的脖颈仔细看了起来。这一看,我心中猛地窜起一股凉气,虽然现在才四月份,却忍不住打起哆嗦。

    只见陈易那已经已经有些变色的上颚内侧,赫然有一块硬币大小的紫红色云雾状的东西。一般来说这应该是尸斑,可是我却知道,这玩应叫“杀身印”。

    正所谓人有人道,鬼有鬼途。不论是人杀人,还是鬼杀人都有迹可循,而这“杀身印”正是杀身恶鬼杀人后的印记!

    《孝陵杂记》有记载,鬼者,归也。其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血归于水,脉归于泽,声归于雷,动作归于风,眼归于日月,骨归于木,筋归于山,齿归于石,油膏归于露,毛发归于草,呼吸之气化为亡灵而归于幽冥之间。说白了就是人,死后肉身回归于天地之间,也就是腐化,而“气”则化身为幽灵,归于幽冥地府。当然这气指的是阳气,死后则化为阴气,阴气聚集到一定数量就形成鬼,这也是为什么像坟地,太平间等地方容易闹鬼的原因。所以只要压制住这股“气”就可以制服鬼,而将其打散就等于把鬼杀了,即俗称的“魂飞魄散”。而克制阴气最好的东西自然就是与其完全相对的阳气,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说“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毕竟人死了还能做鬼,可是鬼死了可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而人生前呼吸,阳气流转,每天都会经过上颚内侧,日积月累之下,人的口中便成为人身阳气最重的部位,口中之血也因此受到熏陶,这也是为什么茅山术中把人口中的血称之为“童子眉”,具有驱鬼辟邪的良效。所以当人死后一定时间内嘴里的阳气还会徘徊在口中,最后才会流入到体内转化为阴气,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咽气”。反之,人身体的下半身因为接触到得阳气较少,又经常与地脉接触,故此为阳气相对上半身而言比较少,因此鬼才会总是抓活人人双脚和掐活人脖子。

    脚是人全身阳气最少的地方,相对于鬼而言伤害较小,而脖子则是人体阳气流动的地方,掐住脖子就阻止了人体阳气的流动。也因此人双脚上的阳气在人死后最先转化为阴气,而当这种转化完全形成一般需要七天,也就是“头七”。

    可是鬼不可能守住尸身整整七天吧,所以一般鬼便只吸收尸身双脚上的一小部分最先转化的的阴气,但三十六鬼中有两种例外。

    一种是食气鬼,这种鬼只对将死之人下手,吸取其在阴阳二气之间徘徊的“死气”,会加速人的死亡,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