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8 瓮中捉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48 瓮中捉鳖 (第3/3页)

巴巴的露出的话题,黄英知道他要说什么,爽直的笑了说:“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我和你大哥,就是革命的同志关系,我们的友谊只是为了国家为了抗日。过去是,以后也是。”

    “我大哥说他死要党旗裹身的,他不会跟了你们走。”汉威说。

    黄英笑了:“抗日的时候,没有你们我们,有的都是华夏儿女一家人。”

    汉威看着她,那豪言壮语好像是亮儿那种热血青年才能洋溢沸腾出的豪情,心中也生出丝钦佩。汉威知道,抗日以来,何先生和中央那边,对联合□□抗日做得并不大气,有些行径连汉威都看不过去,但从子卿哥在西安接触到的那些□□的人到今天眼前的黄英,那胸怀气魄和逆境中百折不挠的精神都令他钦佩。

    见汉威眼巴巴的望着汉辰锦囊中说好的第一个会合地—山洞木然无语,黄英为了引开汉威的思绪,坐在他身边宽慰说:“别急,你想,咱们炸堤都是第二次才成,好事多磨,你不是还有锦囊吗?而且时间还有。”

    焦虑的等待最是熬人,汉威漫不经心的听黄英讲述着那段往事。

    “我们那时候就是热血青年,总觉得民族危亡要做点什么。各地都是军阀统治,你父亲杨大帅也很刚愎自用。”

    黄英自嘲的说:“杨家对我很好,可我的评价不带个人色彩。我们逃到天津,自由的空气让我们兴奋,感觉到重生的喜悦,尤其是你大哥汉辰,人都开朗活泼了很多。”黄英说:“逃出家门的时候,他一身是伤,高烧不退。逃亡的日子里,身子也好起来,硬朗了很少生病。”

    听黄英谈到当年的旧事,汉威不再去惦记那个黑黑的洞口,开始听黄英娓娓道来:“我们津开大学的几位同学已经准备踏上渡轮去法国留洋,有位我们十分仰慕的老师出来劝我说,说我们现在的举动怕是头脑发热,可能我们都没想好如何救国,如何的付出更有意义。那位先生同汉辰谈了很久,说所谓的革命,无非是要救民众于水火,要致力民族复兴。学生的力量太薄弱了,但是如果他这位杨家的长子继承人能回到杨家,能以他的思想去影响守旧的军阀,少些内战,多些对民众的造福,那对国民的意思会更大,那会是汉辰放弃杨家而独自奋斗多年达不到的结果。”

    “我哥不是被抓回去的吗?”

    “他很矛盾,知道他是杨焕豪的儿子,很多人同他谈,劝他要从大处着想。现在想想真是很残忍,我也推了他一把,我埋怨他太儿女私情,太自私,我们大吵了一架。他是自己有意暴露目标的,给你大姐发了封平安电报,其实傻子都能发现他在哪里了。”黄英苦笑说:“临分手的那天,我们两个抱头大哭,汉辰才提醒我说,可能他未必有机会大展宏图,就会被老爷子的家法打死。杨汉辰同志付出的太多了!”

    汉威开始唏嘘落泪,他没想到大哥的离家出走是以这种结果惨烈的告终。但是听黄英脱口而出的“同志”二字又让他不寒而栗,他想到了侄儿小亮,想到在空军营地里他同小亮的争吵,小亮喊他的那生涩的“同志”二字。

    “现在我们彼此都有了幸福的家庭,所有的往事也就是故事了。”黄英话锋一转,汉威一惊,头次听说黄英成家了。看了汉威半信半疑的目光,黄英说:“我的女儿你见过的。”

    “我见过?”汉威更吃惊了。

    “她在你家住过一阵,而且天天追了你喊小叔叔。其实喊小舅舅更贴切些呢。”

    “梅姑?”汉威恍然大悟。

    听了黄英的解释,汉威终于明白了这个神秘的梅姑原来□□那边有意派在顾师母身边为了同杨汉辰在抗日上取得合作的。梅姑在杨家的任务,也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的帮大哥和黄英暗中传递些情报。

    晨曦微露,万丈霞光洒向河面,一叶轻舟踏着波光粼粼的河面飞驶在黄龙河上,两岸青山倒迎。河风掀起汉威的头发,清凉的风都是那么舒适,得胜的喜悦让汉威迷人的笑靥洋溢着幸福。

    “还有多久?”汉威焦急的问艄公,“快了快了。”艄公呵呵笑了答着。

    锦囊里写的明白,黎明撤到黄龙河曲亭会合。

    汉威左等右盼,丝毫没有大哥的身影。昨夜山洞会头的希望落空,他满心以为能一早在曲亭见到大哥。

    晨曦撒在汉威柔软的头发上,黄英耐心的坐在汉威的身边,看了他一头被朝霞映都发红的头发,心想,这该是个性格和顺的男孩。

    “农历七月十八,八月十三日,没错呀。”汉威自言自语,又试探问:“秋月姐,我哥还对你说什么了吗?

    “秋月姐,我哥他说的是这里吗?”汉威不自信的问黄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