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5 风雨入磐暗故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105 风雨入磐暗故园 (第1/3页)

汉威回到飞鹰大队报到时,驻地已经迁移到前线不远的长江边。

    大队长常博鸣是大哥昔日的同学。常队长平时话不多,十分深沉。聊天中汉威才知道,常博鸣曾经在东北军就职,而且曾经被胡子卿送去德国专门学过两年的飞行。“八.一五”之后,常博鸣气不过胡子卿一枪不发撤出东北,就离开了胡子卿。有了这段同东北军的渊源,常博鸣知道汉威曾经在西安剿总干过一年多,就同他聊得很多。

    汉威的头一项工作就是配合中央调查团分析和规划现有的空军防务情况。直到各地的数据收集上来,汉威的心都要凉了。没想到偌大个中国,百万军队,居然数来数去只有三百驾飞机。而这三百驾飞机还是虚报了,里面很多都是老得掉牙根本不能维修使用的。更麻烦的是,分机都是老式的,而且各个时间买的、各个国家产的、各种型号的都有,很多型号已经过时,难以找到配套的部件去维修。就如四哥所说,清点中发现,很多飞机已经被“蛀虫”拆得面目全非,缺胳膊少腿,根本就是模型。

    对日空战如果打起来,就如同当年“小刀会”“红枪会”抡着钢刀、红缨枪去同洋鬼子的“□□大炮”拼命一样,剩下的就只有一口中国人的“血气”了。

    汉威很惆怅,他没想到中国的空军实力如此不堪,真让那个美国兵不幸言中了。

    常博鸣拍拍汉威的肩膀说:“有总比没有强,好好干吧。”

    汉威所辖的七中队九驾飞机的飞行员都是生龙活虎的小伙子,最多的有三年飞行经验,有的是军校集训出来不久,都怀了一颗报国的热忱之心。

    在汉威的带领下,兄弟们领了民工去修机场、铺跑道,做着大战前的准备工作。

    考察完空军的实力,汉威实在压抑不住一腔的热血,写了一篇长长的建议书直呈何总理,历数了中国空军现状,及他的一些改良方法和建议。但书信发出就石沉大海。

    老式的驱逐机邮箱小,飞出去一次要随时担心没油返回的危险。就是在平时情况下,古老的飞机向上爬升都要颇费气力的盘旋多次而上。有的飞机连舱篷都没有,遇上下雨的天气,雨点打在肌肤上如刀割般生疼。

    汉威中队里年纪最小的飞行员叫“小山东”,是个方脸大眼、虎头虎脑的年轻人。十八岁上下的年纪,是大学生投笔从戎的。“小山东”起初也抱怨飞机太差,仗没打就先输给了敌人。还抱怨航校从德国请来的教官如何折磨人,经常抽打得学员在地上打滚,皮开肉绽。汉威就笑笑对他说:“这些都是你改变不了的,目前中国的空军实力就是你所见的这样,要训练出保家卫国的合格的飞行员,就只能请德国法西斯的教官用过激的严厉来教出人才;飞机落后也是现状,但是你光抱怨也没用,不可能一梦醒来,先进的飞机就从天而降。我们只有面对现实,想想什么是我们的力量所能控制和改变的。就是用这些破旧的驱逐机,我们怎么用它们去打赢敌人。”

    训练是艰苦的,艰苦之余,汉威还是念念不忘改良空军装备的事情。常博鸣对汉威说,早年空军有笔经费,在中央那里迟迟没派到实地,因为那时并未打算同日本宣战。但是最近战争打响,提到这笔费用时,不知道为什么中央不做反应。常队长曾几次向中央请示,也都是没个确切的答复。

    漫天星斗的夏夜,汉威同“小山东”等飞行员坐在营地的空场上望着星空,听着“小山东”吹着口琴,让汉威又想到去年的那个夜晚,同胡子卿在野外坐在车顶上仰望星河。

    “轰隆隆”的由远而近的逐渐变大的响声传来,“小山东”叨念一句:“打雷了吗?天上还有星星不该有雨呀。”

    “敌机!”汉威机敏的大叫一声。接着“敌机来了,敌人空袭!”的声音此起彼伏。话音未落,就听“轰隆”、“轰隆”的声声巨响,火光四起。停在跑道的一架飞机被击中了。

    “七中队跟我来!发动飞机!”汉威大喊一声,冒着火光象离弦的箭冲了出去。

    “不行!杨队长,回来!”常博鸣和副参谋长都在后面喊,常博鸣飞跑去拉住汉威扯着嗓子大叫:“要请示中央!不得擅自行动!”

    一声巨响,火球升起,又一驾飞机被炸中。

    汉威一跺脚,推开常博鸣,对队员们喊:“跟我上!”

    汉威的驱逐机腾空而起,夜色中,老式的机器劣势尽显。但汉威凭着娴熟的技术左右攀升,终于咬住了来偷袭的日军敌机的尾巴。敌机很狡猾,性能又好,轻轻一闪就把汉威的飞机甩开。汉威穷追不舍,惹来了另外一驾敌机向他扑来扫射,机翼中弹。汉威急中生智,找好角度和时机,将飞机一个侧翻闪开,接着俯冲直下疾速的逃开,就听头上空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