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 进退两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6 进退两难 (第3/3页)

觉一惊:

    闻龙城铁路事宜已近功成,文厚既敬且佩,感慨至矣。

    自奉天事变以来,华北岌岌可危,势如累卵,实乃民族危亡之际。中华若遭兵祸,能否通流战略物资实为吾军存亡之关键命脉。抗日铁路公路之修筑,至秘至重,至险至难。

    受教于兄之良策,假促经济之名,挟西洋诸强与国联之力,以夷制夷,掩东洋之耳目。兄执此大义,甘受簠簋不饬之辱名,以龙城为契点始行铁路修建。文厚顿首,为天下谢明瀚兄。

    此举至秘,惜不能为天下所知,然文厚敬兄之居功至伟,能与诸贤汗青相照而无愧矣。

    文厚稽首

    汉威震惊。手中的信纸似重似千钧。他拿着信呆立了许久,多少猜疑不解,如今都顺理成章,原来轰轰烈烈的促进经济同洋人合作修路甚至是发铁路财中饱私囊的闹剧后,原来是包藏如此机密的部署。

    难怪大哥这些时候举止反常。他担当了卖国贪赃的骂名,或许永远不为世人原谅,却暗中部署了如此伟大的一件事,果然是高策!华北沦陷,日本人虎视眈眈要全面发起进攻,战局一触即发,我军去交通没有打通,战时补给无法输送。打通全国交通要道是当务之急,但军阀割据都为各自利益绝对不会答应,而日本人一旦发现就要加快发起战争。

    如果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国难财修铁路,就掩盖了日本人的眼,何况是美国人在中国修铁路,有国联在后面做后盾,设计洋人的利益,他们一定替中国说话。到时候铁路公路修好,打仗我方就沾优势,否则这仗没法打。

    汉威再读一遍信,依照何总理的说法,这主意是大哥出的,难怪人称大哥“小诸葛”,果然高明不外露,他不由对大哥敬佩的五体投地。不只是大哥的才智,更有大哥此刻忍辱负重的隐忍和所做的一切。西京一直排挤他,但是关键时刻一致对外时,大哥的举动令他吃惊的佩服。

    大哥就是如此,任何难处和委屈都会憋在心底,从不向人吐露。都到了如此地步,大哥心里一定舍不得他,可还是坚硬得一句软话也不肯说,不可开口求他留下。

    无尽的犹豫,只是此刻他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要走了,必须走。只有去国外学得更先进的知识,才能回来帮助大哥。他终究还是要回来的,汉威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