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相见 (第2/3页)
呢?我希望从中找到一丝的线索。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其实祖国医学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对精神性疾病有所研究了。虽然从理论上对疾病的形成机制有了明确的阐述,但是治疗效果却很差。当然了,西医的治疗效果其实也不怎么样。在祖国医学中,精神分裂症属于中医内科学癫狂症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痰迷心窍,大脑阴阳平衡失调是导致本病产生的根源。《黄帝内经》早就有癫狂病的记载,在症状的描述方面,如《灵枢•癫狂篇》说:‘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其作极,已而烦心,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言,日夜不休’。在病因病机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他顿时又回复到了专家的状态。但是我却听不大懂。
“你说具体点吧。我古文不好。”我直接对他说。
他看着我,笑了:“现在的年轻人古文好的可没多少啊。我也真担心我们国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被渐渐遗忘啊。”
“我今后一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我汗颜道。
清云却在旁边笑了起来。
“别笑,我出丑你很高兴吗?”我悄声责怪他道。
“我看你是天性就喜欢偷懒、不爱学习。”他仍然笑着说。
“好了,好了。我具体地给你们讲一讲吧。”院长急忙止住了我们之间善意的争吵,说,“祖国医学认为,精神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气滞。恼怒伤肝,忧思伤脾,气机拂郁,升降逆乱,而发精神分裂。如《黄帝内经》曰:‘惊则气乱,恐则恐则气下,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我们在实际的临床病例中也发现许多病人在发病前往往都有争吵、忽然听到一个震惊的消息等等的诱因;其二就是痰结。七情不遂,气机失畅,或先天受损,脾气虚弱,致痰涎内生。痰与气结,迷蒙心窍,神志则乱。也可因五志化火,炼液成痰,痰火相搏,上扰神明而病癫狂;其三呢就是火郁。火邪可因脏火本炽,阳明热盛,也可由五志不遂,气滞痰浊郁而化火产生。火热之邪不得发越,或与痰结,或与气搏,上扰清空,则病神乱;还有就是血瘀。气机不畅,阴阳失调,可导致气血凝滞。脏腑生化的气血精微不能上荣元神髓海,而致灵机混乱,神志失常。”
我仍然听得是是而非。清云却连连点头,说:“有道理。”
我很庆幸我当年没有去学中医。以我那点古文的底子,不把我学疯才怪呢。
“既然那么有道理,可是为什么治疗效果不好呢?”我问。
“不知道。”院长说,“从中医的角度讲,其实就是由于情志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引起气、火、痰、瘀等病理产物,造成阴阳的偏盛偏衰,不能相护维系,以致神明逆乱是本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神明逆乱,就当然不好治了啊。”
“还不如说是失魂或者魂魄受损。”我说。
院长叹道:“以前我不相信,现在我相信了。现在我才知道,其实西医治疗的仅仅是病人的肉体而已,也就是采用药物去麻醉病人的最后一点灵识。也许还是你说得对,哪来那么多的理论,说不一定真的就是失魂或者灵魂受损呢。”
我急忙说:“王院长,这些话可不能在外面去讲啊。毕竟当代社会的主流是以科学为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