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_第一百一十七章七星岗魂丧 (第2/3页)
为其对贪官污吏残酷无情,而对百姓多有爱护。)
公元1644年,明崇祯17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率60万军马,围攻重庆。
经6天激战,终攻破通远门,占领川东要塞。死伤无数。
1929年2月,潘文华上任后就着力将通远门外到上清寺一带开辟为新市 区,从而将重庆主城面积扩大了一倍。在修建通远门至上清寺的公路,即现在的中山一路时,在七星岗一带挖出了无数尸骨,为超度亡灵、镇妖驱邪,潘文华建造了菩提金刚塔,并特邀西藏大喇嘛多杰格西来渝装经开光,该塔于1931年2月16日落成。
菩提金刚塔建在“凸”形台基上,外形偏向藏式佛塔建筑没,周围建有围墙。但实际上,菩提金刚塔却是30年代重庆殖民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菩提金刚塔兼容了多种建筑风格,高七丈八尺,共分为三层,全系纯石彻成。低部是四面方整的方形基座,中部为方形塔身,阴刻《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塔身四角为 爱奥尼克祸卷柱式,塔身上边是一须弥座形方“表”,横书“菩提金刚塔”五字;再上是一座喇嘛塔,复钵北面有一拱形龛,龛内供奉一尊菩萨;复钵十三天的顶端 为宝盖,两侧有翼形装饰图案。
邓琪说完以后,望着我笑道:“既然你知道这个地方是七星岗了,那这七星岗的故事,你这个重庆丰都鬼城的人应该比我要了解的多一些吧?”
我点了点头,她没有说错,我身为一个重庆本地人,的确知道这关于七星岗的传说。
最为人知的是“七星岗魂丧”,据说,相传很久以前,到底有多久,我也说不清楚,也许久到明朝末期,我记得是张献忠攻入重庆之后,杀人如麻,怕尸体扔在江中污染水源,便将人拖出城外埋葬,而这里被称为乱葬岗。在抗日战争时期,首都迁至重庆,主城由于人口的增加,不得不往郊区发展,这时乱葬岗填土建房,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七星岗沿用至今。
在这个杀戮的城市不知埋葬了多少爱情,而那曾经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还能经得起时间的洗礼?而那梦断魂牵的思念又将飘往何处?
有人曾说在三生石前滴落自己的一滴血许愿,来世还会遇见那个刻在灵魂深处的人,没有人知道是真是假,因为记得许愿的人最后都被一碗孟婆汤断送了来世的思念。爱情终归是爱情,会遗忘,但也有人选择以魂的姿态等待那终将遗忘的人。是傻?或是痴?
明朝末期,又一对男女自由恋爱,男人每日在市集摆摊卖些日用品,中午女人做好饭菜送到集市。
“今天卖的怎么样?”女人看着面前埋头吃饭的男人,抬手用衣袖拭去他额上的汗水。
“还是这样,这仗就要打过来了,到处人心惶惶,你没事也不要出来了,万一遇见些什么坏人可怎么办?”饭还在嘴里包着,咕哝着说不清楚,可女人知道他在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