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故乡的风(1) (第2/2页)
“明天学校举办假期毕业班学习方法讨论会,请你去给小弟弟、小妹妹们作报告?啊?答应我,一定要去的!”
“好,好!”孟雪对冯老师见面就这样热情的邀请,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高中时代,可是人生启程的地方,那后半句话简直就是命令,不答应她就是忘本啊。
她告别了冯老师,继续朝江边走去。同是夏季,南方北方的暑热却如此不同。
馨城的酷暑,闷热仿佛在蒸笼里一样,浑身上下,汗毛孔都张着嘴巴喘着粗气。
而北方鹤城,头顶上依然是正午的太阳,但却不毒不辣,明媚中透着习习凉爽的风。
孟雪踏上江滨堤坝,眼前是身着各色泳衣的人们,忽见坝边一群人围着,不时地一串串感叹随风飘来。
她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精神矍铄,正用嘴叼着一根笔在写什么。
这支笔可以进入吉尼斯纪录了。它是用一米长、直径五厘米的木棒做笔杆,把海绵折成笔尖形状,扎在木棒的一头,做成一支巨型毛笔。
“爸爸——”孟雪心底大叫,但没有发出声音,她不忍心打扰他。此时,老人用手拿着笔,抬起头来,面向观众,才要说话,忽见孟雪在眼前,他笑了,说:
“你们看看,我送给博士两行字。”只见他把堤坝水泥斜面当做纸,回身蘸江水为墨,竖着写了两行草书: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读书苦后甜。
字体龙飞凤舞,苍劲有力,博得一阵喝彩。老人抬起头来对周围的观众说:
“我女儿回来了,今天到此为止了,谢谢大家捧场!”说着向周围的人们一抱拳,向孟雪走来。
“你提早回来了?”老父亲问,和她一起向家里走去,
“你一个人回来的?”
“嗯,”孟雪咕哝着,声音很轻,她不愿老父亲问及陈忱和孩子为什么没来,忙打岔说,
“你什么时候练就这样一手巨笔书法?”
“哈哈,”老父亲爽朗地笑了,
“我离休了,没什么事啊,总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