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一千万年.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章.一千万年.2 (第3/3页)

    在室内环境条件得到确认后,下一步的解剖开始了。机械臂自动换上一种特制的锯片,并灵活地“舞动”起来。小型艇的护罩固然刚柔并济,但低温却使它的塑性下降了一些,而硬度比护罩更高的锯片在机械臂的操纵下挥舞翻飞,好似一位技能娴熟的花匠使用手持割草机修剪花草一般,将护罩金属层一片一片剥离下来。经过一番并不轻松的镟割,处理掉厚度足有80厘米的塑性金属保护层后,敌船的内胆终于第一次展露于地球人的眼前。

    与护罩相同的,是内胆也由光亮而坚固的金属制成;而不同的,却是它的刚性更高,硬度更大了。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内胆并非与护罩一样浑然一体,而是有一条极细的呈弧线的缝隙,缝隙从船体顶部中央延伸至尾部中央,将内胆划分成两个部分。看来,由刚性金属制成的内胆是可以开启的,当靠侧上方的比较小的部分滑动时,人员出入口便可开合。

    此刻,机械臂端部的锯片更换成了爪形的机械手,试图将内胆从缝隙处掀开,但费了很大力气没有成功,于是再度换上锯片,向内胆发起了强度上的挑战。

    研究人员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因为最后所更换的锯片,是用在此种低温条件下,地球人所合成的最为坚硬的物质所铸成,然而它即将切割的却是一个未知的硬度,一旦无法破开内胆,下一步的研究会陷入僵局——虽然也许高温可以使内胆熔化,但即使不会造成猛烈爆炸,它里面的生物机体及仪器设备也会遭到完全毁坏。

    研究人员的担心并没有变为现实,但接下来他们也看到了着实恐怖的一幕。

    内胆的厚度比护罩要薄,尚不足它的一半,锯片从中上部水平切割,当切缝深度达到30几厘米时,有液体从切缝中溢了出来,然而切割并未因此而停止,而是继续进行,直到切出一条环状的通透的缝隙后方才完成。接着,借助机械手,将被切割的顶盖掀了起来。

    摄像头分几个角度将敌船最内部的影像从研究室里传递出去,研究员们通过显示器,看到了骇人的一幕:在胆内充盈的烃液当中,漂浮着一个鲜绿色的生物,他虽然因死亡已经不再活动,但模样仍令人作呕。

    生物头颅的大小虽与地球人相仿,但躯干确如蛇般纤细,躯干并不比头颅长很多,整个体形犹如一条硕大无比的蝌蚪,受重力的影响,他是仰面漂浮在烃液之上的。在头颅上部的两侧,有两颗海棠般大小血红色的玻璃体凸显出来,看样子很有可能是他的双眼,眼皮褶皱着蜷卷在眼睛周围,竟无半点将眼睛遮挡,这让人联想起死不瞑目这种生理现象是否同样也会在这种生物身上发生;在眼睛的下方有两个小孔,看上去也许是鼻子,但并未从脸部凸出来;头颅上没有嘴和耳朵,也许这种生活在烃液体中的高等生物,其摄养及传收信息的方式会与地球人有很大不同吧?

    蛇一般躯体靠前的部位,有一双同为绿色然而却更为纤细的手臂,手形比地球人小一些,只有三根手指,而且手上有蹼。躯干的后端渐渐变得宽扁了许多,看来是在游弋时可以起到鱼尾般的作用。虽然尾部很象鱼,但他浑身上下却没有鳞,而是包裹着一层有些象鳄鱼皮似的厚厚的、麻褶的皮肤。

    斯康蒂星人丑陋的形象终于令一位女研究员忍受不住,她用手捂住嘴冲向洗手间,而其他人几乎没注意到她的反应,继续密切观察着显示器内的影像。

    机械臂的端头此时又换成了柔软的机械手,负责操作它的人员下一步程序应是利用机械手将生物的身体翻转过来,露出背部以利更为全面地观察。然而,此时人们却发现生物的身体正在腐烂,虽然这种现象研究员们有所预料,但这也是他们最为担心的,因为尸体一旦腐烂,室内外巨大的环境差异会令操控难于把握,后果无法预想。此刻,机械手急忙抓住生物的尸体,欲将它装入另外一个透明的容器,但尸体腐烂的速度很快,不等机械手对准容器颈口,它所抓住的生物几乎只剩下一副白森森的骨架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