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防御.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九章.防御.5 (第1/3页)

5

    被电击的敌船是在北美洲上空爆炸的,北京地区无法现场看到当时的景象,所以天宿只能靠电视来了解爆炸时的情况了。

    电击虽然发生在当地晴朗的白昼,但天空那道爆炸后的白光仍然明亮耀眼,敌船被摧毁后,头顶逐渐变大的燃烧的火球瞬间消失,只剩下一抹淡淡的青烟。

    当天空的光斑越来越大时,地上很多人慌作一团,惊叫着到处躲藏,不过也有一些人还算镇定,站在空地之上,或带着护目镜或手搭着凉棚仰望天空,亲眼目睹着来自百光年之外的承载着另一个文明星球生命的飞行器。他们早已知道飞行器内武装着一群侵略者,但或许相信地球人的防御可以成功,或许觉得入侵者一旦突破地球防线,所有躲避都是徒劳的,因此,这些人也成为了最为真切地看到敌船爆炸全过程的人。

    天上的青烟很快散去,不多时便无影无踪,蓝天依旧,好像什么也未曾发生。但地上的人们也许并不知道,此时负责探测爆炸后残余物质的飞船已经进入到爆炸区域,只不过它们太小了,在地面根本无法用肉眼看到。

    天宿家中的壁挂电视,自打外星入侵者出现后,便几乎锁定在了相关新闻节目的频道上,原本不爱抛头露面的父亲,也因工作原因成为出视率颇高的热点人物。现在地球上各种媒体针对斯康蒂星的报道铺天盖地,记者们为此类新闻忙个不停,作为传媒主导的电视台,更是加大人力物力,许多记者跟随防御太空舰队共同出行,以真实报道第一手资料,而台内不多的采访用太空船,也因空间事件的增多在数量上显得捉襟见肘了,一些工作人员甚至动用了私家太空船用于新闻采集之用,至于非太空性质的地面采访,则更不必说了。

    由于爆炸非常彻底,敌船几乎全部化为气体并迅速扩散成一个极大的区域,因此给爆炸后残余物的调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直到敌船被摧毁的10天后,较完整的调查报告才公之于众,而大众对于这份报告的内容,也就此物议沸腾起来。

    父亲是空间科学的国际专家,对调查报告的分析自然具有权威性,他在“国共体”专家讨论会上对于报告研究后的陈述,也通过电视直播到世界每个角落。外星人入侵地球事件早已妇孺皆知,会议内容没有必要再保密,而是非常公开化——危难当头,集思广益才是最重要的,每一位地球人都希望通过各种媒体将研究成果普及至世界各地,来引导更多有识之士出谋划策。

    在会议大厅进行陈述时,父亲的家人一直守在电视机旁观看实况,爷爷、奶奶、母亲、天宇、小云还有天宿,他们一刻都没有离开,就连小芮辰似乎也意识到什么似的,吧嗒着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和长辈们观看了很长一段时间。艾家人如此专注并非是因为电视上播放的是父亲的讲话——现在几乎所有地球人都在关注着这档节目,千家万户的电视机旁,不知有多少人在收看。

    让母亲心疼的是,电视中的父亲虽衣着齐整,但仍难掩连日工作的疲累。讲话中丈夫不时振作着精神,也许旁人难以察觉,但又怎能逃过妻子的眼睛?这也使母亲联想到远隔万里的父亲在失去家人照料的情况下,仍在拼命工作的情形。

    父亲并未准备发言稿,也没有开场白,上台后直接面对上百亿观众开门见山地讲道:

    “通过对这份报告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很多结论,请容我一一阐述:

    报告中提到在敌船爆炸区域测得大量碳氢化合物衍生物,据推断,其中还包含了成分相当高的乙烷,根据碳氢化合物浓度,结合爆炸过程中温度及压力的变化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结论——这些碳氢化合物是由液态向气态转化而成的。也就是说敌船在爆炸前,内部储有大量的液态碳氢化合物,然而随着爆炸过程温度的急剧增高、压力的急剧下降,液态化合物迅速转变成气态,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挥发、燃烧在大气层里。”

    “您的意思是说敌船本身就是一个内部低温、高压的巨大的液态碳氢化合物储藏罐,而入侵者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吗?”台下有人问。

    “没错。”父亲肯定地回答。

    “真是难以令人置信呀!这种环境,可是在零下一百多度才能形成的啊!”

    “如此恶劣的环境,怎么会有生物生存?”

    台下有人议论起来。

    “请先不要说‘恶劣’这个词,”父亲打断了对方的质疑,“宇宙浩大,无所不有,我们的想象不能羁锁在固有的思维模式中,对于来自百光年之外的这些外星生物来讲,地球环境同样是恶劣的。”

    “我可以肯定我的观点。这也是入侵者为何进入太阳系后没有直取地球,而先在其它几个行星巡查一番,又在泰坦驻留很长一段时间的原因。”父亲继续讲道,“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木星、土星还有泰坦,它们的物质构成均与地球截然不同,这些行星表面含有大量的烃,也就是碳氢化合物,无论它们是以液态还是气态存在。而这群生物的来源地——天龙座天枢6第5行星,其表面物质构成与太阳系的这几颗星体有相似之处,尤其是泰坦星,不仅有浓密的烃物质大气层,下面更有多个液态湖泊,处于南极的安大略湖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这么说泰坦星环境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产生生物喽?然而我们却知道,那里可是不毛之地啊。”

    “当然不能这么说。生命产生的条件是苛刻的,由于斯康蒂星的遥远,就连艾融人也未对其进行过实地考察,所以我们对它的了解只局限在观测结果的研究中,比较肤浅。现在可以比较确定的研究结果,除了这颗星体表面含有大量碳氢化合物外,其温度也要比泰坦高出不少,这也许会成为生命产生的诸多条件之一吧。”

    “很有可能,”台下有人提出支持观点,“泰坦星表面最高温度仅为摄氏零下170多度,而斯康蒂星却为零下130度左右,这个温度加之适当的压力,会使其表面的多种碳氢化合物呈液态状,我相信,这颗星体表面会是一个烃的海洋。”

    父亲对那个人笑了笑,接着说道:“而那些智能生物便生活在这个海洋里。入侵者进驻泰坦星安大略湖后,湖面有明显下降,这说明他们在汲取湖中的养分,当然,这个养分是针对他们来说的。由于湖中含有大量的液态乙烷,所以我认为乙烷便是他们的‘氧气’,不过这只是一个猜想,还需要进一步证明。虽然他们在吸取着湖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