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红色之旅.4 (第3/3页)
水,不会在短时间借助空气将身体带动起来,它们的翅膀好像地球原始生物‘翼龙’的翅膀,完全由骨骼及皮肉构成。而且若在地球,如此大体积的生物很少有成群结队的,但在地却不同,这颗星球也许存在很多种类的,我们难以想象的巨型生物,刚才所见只不过是一种很平常的‘水鸟’而以。”阿芮娜虽比天宿见多识广,但也是第一次看到这般奇妙的生物,她尽量结合着自己以往的经验为天宿尽量合理地解释着。
“如果真是这样,姐姐,我们岂不来到了一个巨人之国!”天宿兴奋地说。
“虽然还未发现智能生物,也就是我们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人’,但种种迹象表明:这颗星球的生物的确非常庞大。”阿芮娜胸有成竹地说。
父亲在也一旁予以支持:“这个观点我很赞同,因为星际共同体的一些非智能生物星球上,也有大型生物存在的先例。我们下面的行动要加倍小心,防止巨型生物袭击,要知道,也许这里的一只昆虫都会带来很大危险。”
陆续走下飞船宇航员,在观赏完此地迷人的风景后,便开始了科学考察工作。他们身着轻便的防护装备,使用凿岩器和专用容器提取了海水及岩石样本后,送到飞船里进行化验、研究。人们在工作时都小心谨慎,相互呼应,不敢过分远离他们的保护神——摩雅子舰。不知不觉中,“半天”就过去了。
说是过去“半天”,其实时间却只走过不到2小时,“12星”自转速度非常快,自转一周即一昼夜只有8个多小时,白天只有4个多小时。“太阳”在天空移动的速度好比地球上云彩漂移的速度,肉眼便可明显察觉。此时,巨大的红矮星已经越过天顶,远处尖尖的群峰已将它的下部遮挡,“划”成锯齿状,过不了多久,“太阳”就要落山了。
大家在海边驻足半晌后,有人望着正在降低的红矮星商议道:“马上‘夕阳’就要落山,我们应随光明而去。‘摩雅’会飞速将我们带到星球的另一侧。”
“既然夜晚即将来临,我们何不再观赏一下这里的夜景呢?不妨留在这里吧。”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包括阿芮娜、父亲和天宿。
暂时留下的建议最后被采纳,于是大家找到平坦之处,席地坐在了海岸边,静静等待着夜晚的降临。
天色渐暗,终于,“月亮”升了起来,而“12星”却是没有卫星的。
“月亮”是红矮星的另一颗行星,公转轨道位于“12星”外侧,就如地球与火星的位置关系。而这颗“火星”也是一颗巨型行星,加之两个星体距离很近,因而看起来宛如满月般皓然。
与“12星”比邻的行星,虽然也曾被怀疑有生物存在,但随着星共体科技的发展,驶往“12星”前,天文工作者们已观测到这颗比邻星没有大气,是一个严寒与酷热急速交织的世界,这样的星体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由于没有大气,使用太空望远镜观测星表比较容易,那里的情况宇航员们早已心知肚明。然而,这颗表面死寂的行星却也如地球上的月亮一般,为夜空增添了色彩。
地球的月亮是黄白色的,而此地“月亮”的颜色却如它的“太阳”一般,也是红色。没有大气的比邻行星尽情反射出红矮星的光芒,将它笼罩于广阔的“12星”上。与地球夜晚相比,这里的夜空虽然同样的黑暗,黑暗中的大海虽然同样的深沉,然而那天空中众星环捧和海面上倒映的一轮红色皎“月”,却也同样为茫茫夜幕带去了些许光明。
人们再次流连于美景之中,直至再一次看到日出。
“我们还是启程吧,别忘了主要任务。”做为探访小组领导成员之一的父亲说道。虽然高科技手段允许星际探访行动可以在十分宽松的条件下进行,但此时人们也十分清楚,探访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智能生命。于是所有人欣然接受了父亲到达海边后的第一道命令。
返回飞船,探访者向根据星球环境而制定的下一个目标——森林深处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