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天外来客.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章.天外来客.3 (第3/3页)

漫长,几乎没有人能够抵御休眠药剂的诱惑,但药剂虽然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副作用,却也是把双刃剑啊!”

    “是的,使用休眠药剂虽然是打发时光最有效的办法,然而它却不能延缓生命,使用它时生命也在以同等的时间流逝,也就是说用药时光阴完全被‘虚度’。”父亲说完,若有所思。

    “所以我和天宿商量应尽量减少对药剂的依赖。天宿感觉自己和您都是第一次经历如此令人兴奋的旅程,对药剂的依赖性应该比我小一些。”

    “我想是这样的。”父亲表示肯定。

    “那么如果我想在15天后第一次使用,药效定为30天,而到那时您和天宿也许并不想使用它对吗?”

    “应该是的。”

    “这就是我们商量的问题,我和天宿约定,当然还包括您,不管我们何时用药,都应该把醒来的时间保持一致,这样醒来后,便可以共同去做想做的事情,对药物的依赖就会减少。您同意吗?”

    “非常好的主意,我完全赞同。”父亲欣然接受,“?不是说天宿还在等我呢吗?有什么事情要做?”父亲接着问。

    “我们去下围棋。”

    “下围棋?免了吧,现在?的水平连?爷爷都不是对手,我这臭棋篓子怎么和?下呀。”

    “叔叔,星际航程还很漫长,我们总要找些事情去做吧,我第一次远途航行乘坐的是艾融星剑豚母舰,它的娱乐设施比现在的‘摩雅’齐备,而且还有花园等休闲场所,我都没耐得住寂寞而使用了大量休眠药剂,何况现在?”

    “即使下棋可以排遣寂寞,还能开发智力,那也得水平相当的两个人下才有乐趣呀。”

    “没事,我和天宿说好了,来个二对一:你们俩一伙和我一个人下。而且为保证棋局质量,在航行的1年多内只下一盘棋,每次使用休眠药醒来后只下不超过20回合,还有就是你们在遇到难局时可以随时封盘进行研究。这样总可以了吧?”

    “真有你们的,一盘棋还弄得跟真事儿似的。”父亲笑道。

    “叔叔,”一提到围棋,阿芮娜的棋瘾不知不觉中愈发膨胀,竟和父亲撒起了娇,“快点嘛,天宿还在棋牌室等着您呐。”说完拉住父亲的胳膊,生拉硬拽般将他拖进了棋牌室。

    ()

    第五章.红色之旅.3 [本章字数:6274最新更新时间:2012-09-07 11:52:43.0]

    ----------------------------------------------------

    3

    迷朦的意识渐渐清醒,父亲睁开眼,模模糊糊地看到网格状的天花板,才想起自己不是在家中,而是身处摩雅子舰之内。

    身旁的天宿还在熟睡,虽然父子俩约定好使用休眠药剂醒来的时间相同,但是父亲知道:药效是有不大的误差的,而且使用药剂时熟睡的人不宜被唤起,需等他自然醒来。因此父亲并未去叫醒儿子,而是先起身下床,梳洗完毕后走出了休息间。

    穿过碟形太空船内部的环廊,父亲来到娱乐厅中的棋牌室,看到了棋桌旁的阿芮娜。

    艾融姑娘双手对交放在围棋盘前正想着什么,而那盘正在进行当中的对局,比父亲休眠前又多出了一颗棋子。

    上一次阿芮娜“长睡”前棋局被封盘后,父亲和天宿为这局棋今后的进程着实费了一番脑筋。“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看到棋盘上阿芮娜续弈之招在研究成果之内,父亲暗自幸慰,也不等天宿醒来,便从草编的棋子盒内很专业地用手夹出一颗“云子”,悠然自得地放在了棋盘的一个交叉点上。

    阿芮娜似乎也早有防范,默不作声,“兵来将挡”地继续着棋局……你来我往,不大会儿三五个回合又过去了。

    但是好景不长,正因棋局进程在“意料之中”而洋洋暗喜的父亲,这时突然被阿芮娜的一个变招弄蒙了,于是主动“打挂”要求封盘,非要等天宿醒后再说。而阿芮娜也做出无所谓状,欣然认可。

    “您是什么时候用的药?身体没有出现不适吧?”既然棋局中止,阿芮娜也不再去想它,和父亲聊了起来。

    “身体没问题,无论艾融人还是地球人,药剂都好像量身定做般发挥着功效;我比?晚用了10天,是在登舰后25天开始使用的,为与?同时醒来,药效设定了20天。”

    “天宿呢,他什么时候‘睡去’的?”

    “他说想在登舰后35天才开始使用。不过我先于他用药,所以休眠的具体时间我也不太清楚。”

    “他是按照咱们商定的‘同一时间醒来’的办法确定休眠药效的吗?”

    “应该是吧。”父亲看了看表,“不过现在他怎么还不来,好像已超过药剂允许误差时间了。”

    阿芮娜也有些纳闷:“是啊,休眠药的误差不会超过10分钟,而刚才咱们下棋的时间就已经超过了。”

    正说着,天宿推门进屋,睡眼惺忪。

    “怎么这么晚才来,难道把药剂醒来时间弄错了吗?”父亲问。

    天宿揉了揉眼,说:“不是弄错了时间,是我根本就没使。”

    “根本就没使!你太了不起了弟弟,告诉我们这45天是怎样渡过的?”阿芮娜羡慕地问。

    天宿并未急于回答,而是先看了看棋盘:“又下了几手啊,”说着皱起了眉头,“爸,姐的这招棋不在我们研究范围内,看来得从这手棋开始重新琢磨了。”

    “是呗,之前的研究大部分泡汤了。”父亲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睡后这20天你到底在干什么?”同阿芮娜一样,父亲也很关心天宿未使用药剂的因由,接着问道。

    天宿打了一个哈欠,说道:“看来自然睡眠果真没有使用药剂睡得踏实,我现在还是有些泛困,先去洗个澡,回来再跟你们细说。”说罢转身去了浴室。

    “洗完澡到餐厅找我们,我和你姐肚子都在叫唤了。”父亲对走向屋外的天宿道。

    天宿洗完澡来到餐厅,与父亲和阿芮娜一起用餐。饭菜谈不上丰盛却十分可口且营养搭配充足合理。用餐时,天宿讲述了在父亲休眠后的20天里自己的生活情况。原来,在父亲“睡去”后,他除了在休息室正常的休息外,其它时候几乎“泡”在了阅览室。

    阅览室里的电子书籍种类齐全,为天宿博览群书提供了条件。另外,他还将阅读重点放在了关于音乐类的著作上,目的是使自己的音乐素养继续提高??虽然音乐学院的考核没能通过,但他却没有放弃继续努力自学着。

    有书的日子总是好过的。不仅如此,天宿还偶尔同少数没有使用休眠药剂的宇航员聚一聚,聊聊天,这些人无论是艾融人还是地球人,知识都非常渊博,也使得天宿充满了与他们交往的欲望和乐趣。就这样,20天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过去了。

    用过餐,父亲干自己的事情去了,而天宿则和阿芮娜沿着摩雅子舰的环廊散起步来。由于阿芮娜的提前休眠,天宿已经有30天未与她见面。如此长时间的分别自二人相识以来还从未有过,虽然阿芮娜自己因“睡”了一觉而感觉不出什么,然而天宿对姐姐却甚是想念。

    姐弟俩漫步到环廊外侧的一扇舷窗前停住了脚步,从这里可以看到目的地星系的那颗红矮星,它似乎变的明亮了一些,然而依旧是一个不太醒目的红斑。

    望着那颗星,天宿有感而发:“在这次航程前,我总以为对于一颗8光年外星球的探访,是一件并不困难的事,但如今真正‘身处其境’,却感觉到了艰难。45天已经过去,这颗星依然在前方很远的地方,几乎看不出什么变化。”

    “这种体会我早在剑豚母舰时便有。目前我们在飞船内度过了45天,而地球上的时间已过去了9个月,宇宙太大了,大到无从想象。这次航行的距离在天文概念上并不遥远甚至不值一提,可我们却必须以接近光的速度飞行一年有余,而对于宇宙的浩瀚来说,本次航行就如太平洋中的一粒海砂被海水轻轻拂动了一下般微不足道。”阿芮娜说。

    “宇宙到底有多大?对于宇宙起源的探索,艾融星又有什么新学说出现吗?”天宿问。

    “虽然艾融星天文望远镜已经观测到了数百亿个河外星系,却依然没有找到宇宙的尽头。宇宙到底有多大?”阿芮娜说着,将天宿带到了另一面窗前并用手指向窗外,接着讲道,“看到那个小‘圆盘’了吗?”

    “是那个如铁饼状的半透明的星系吧?”地球人的视力虽不及艾融人,然而没有了大气层的阻隔,顺着阿芮娜手指的方向,天宿还是清晰地看到了那个“圆盘”。

    “没错,它就是地球人所说的仙女座河外星系,地球编号M31。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而仙女座是与银河系大小、形状类似的旋涡星系,也是可和银河系比肩的距离我们(银河系)最近的一个河外星系。知道它有多远吗?”

    “有多远?”

    “230万光年!也就是说以光的速度行进,从银河系到达仙女座需要230万年,现在所看到的这个‘圆盘’,是它230万年前的景象,那时像我们这样的智能生物还未形成!”

    “它已经是距银河最近的一个大型星系了,而艾融人已经观测到了数百亿个类似的星系,却仍未找到宇宙的尽头,宇宙真是大到无从想象啊!”天宿感叹道。

    “是啊,我们的星际活动,虽然艰难地开拓了自认为广阔的空间,但对于无垠的宇宙来讲,却只是沧海一粟,而即使是距离最近的一个类似河外星系,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到达那里!”

    “除了宇宙大小暂无定论,地球人对于宇宙的起源,也仍停留在‘大爆炸’学说:原始的宇宙只是一个混沌的‘点’,它没有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包含在这个‘点’里;当它聚变到一定的极限,便产生了‘大爆炸’,于是这个‘点’膨散开来,时间与空间也随之产生;随着时间的延续,宇宙物质温度逐渐降低且有一部分‘冷凝’下来,从而形成星体,进而产生了生命;而直至今日,观测到的宇宙依然在膨胀着。”

    “阿芮娜,‘大爆炸’学说虽解释了宇宙的起源,然而听起来仍像是一个神话。”天宿继续说道,“‘没有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无限大的密度与温度’到底又是多少?地球人至今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也是触及到哲学的重要问题:有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后又产生了能感知它们的生命体,而之前一切皆无。但是谁又能说产生这一切的‘原体’不是物质呢?既然有物质的存在,又怎可以说一切皆无呢?而‘原体’既然也是物质,它又怎可能不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呢?”

    天宿一一述说着,他之所以如此详细的说明,是希望阿芮娜能给自己多一些明确的解释。

    “因为宇宙的广阔与神秘,对于它起源的探讨,艾融人同样也感到困惑,与地球人一样,现在也停留在‘学说’阶段。而‘学说’未经验证便不是最后的真理,所以我们仍在努力寻找着证据。天宿,我不是不想回答你的问题,而是我也不确定能给你正确的答案。”

    讲到这里,阿芮娜的双眼再一次望向了仙女座,叹息道:“宇宙之谜如同它本身一样没有穷尽,即使距我们最近的这个星系也无法去实地探索;如此令人神往的地方,难道真的永远遥不可及吗?”

    “或许可以吧,因为没有人能预言今后科技的发展到底会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智能生物总是在不断进步的。”

    “即便如此,‘超越光速’仍是提高宇航速度的‘瓶颈’,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实现这个目标。”

    “为什么呢?现在艾融星所制造的最快宇航速度不是越来越接近光速了吗?”天宿不解地问。

    “接近与超越是两个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根据‘相对论’原理:人若处于与光同速的物体中飞行,时间就会停止;若处于超过光速的物体中飞行,时间便会倒转。无论是艾融人或地球人,或许我们的思维并未达到‘等于光速’及‘超越光速’后的高度,所以这两种现象后的结果在我们看来仍是一个悖论。”

    “怎样就是一个悖论,能给我讲清楚些吗?”

    “试想,如果这次地球与‘12星’之间的探访,所乘坐的摩雅子舰与光完全同速,那么根据‘相对论’原理,你我会在飞行器里感觉时间为零。这对于我们这些有感知的生物来说,难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吗??从一地到达另一地之间的距离无论远近,路程总是要花费时间的。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科技很先进,甚至只用0.1秒便可到达目的地;但是我们却不可以说,我们没用时间就到达了‘12星’,因为它总是一个过程啊?那么‘没有时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时间总是在我们的感知中不停延续着,这难道合理吗?

    还有就是‘超越光速’。‘相对论’指出一旦超越光速时光便会倒转,而设若摩雅子舰超越了光速,我们就会回到从前,这就更加难以解释了??一方面飞船正以超光速飞向目的地,而另一方面里面的人却感觉时间在倒流,即他们会感觉从‘休眠’到‘登程’到‘送别’到地球原来的生活,这岂不是永远也无法到达‘12星’了吗?”阿芮娜解释着说。

    听了阿芮娜的解释,天宿也有同感:“或许世界上超越光速的现象根本就不存在、或许我们永远也无法制造出超光速。不过我还是希望,是我们的思想并没有达到另一个高度。现代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由最开始的三维空间提高到四维空间,而我们思想的深度必然还将继续提高。”

    “希望如此吧。”

    “说道恒星际航行的困难,姐姐,地球人也许比艾融人体会得更深,因为现在的我们毕竟比你们科技落后许多。地球人制造的飞行器最快速度仅有光速的三分之一,这么些年来,我们使用自己制造的飞船,只象征性地进行过一次恒星际航行,而且目的地还是距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半人马座a星,中文名叫南门二;距太阳仅有4.6光年。”

    “那次航行我听说过。南门二也是一颗红矮星,体积只有太阳的十分之一,虽然它在宇宙中很不起眼,周围也没有行星系统,但距太阳系最近,便成为了地球夜空第3亮的恒星。之所以地球人说那次航行只是象征性的,并不是你们认为航程不重要,而是由于它的探索价值较之更为遥远的星体低,因为去之前你们已对它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航行目的主要是为实现恒星际旅行的愿望。但做为地球历史事件,那可是划时代的啊!”

    “虽然如此,但对于这颗4.6光年外红矮星的旅程,地球上的人等待飞船回归整整用了28年,而在太空船内的宇航员,也度过了26年的时光,只比‘静止’的人们少了2年。根据‘相对论时间膨胀’公式,达到光速的三分之一并不意味着以这个速度行驶的人所用的时间,也相应减慢了三分之一,只有愈发接近光速,时间才能大幅变缓。”天宿说道。

    “所以地球人要想不借助艾融飞船而完成更为遥远的星际航行,还要继续提高自身科技水平啊!”

    “当然,‘星共体’总共有5个智能星球,而现在这5个星球之间往来所使用的飞行器,除了少部分是娅冥星制造的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艾融飞船。”

    “没错,可以说是艾融科技促成了星际交往,迄今为止,‘星共体’中没有比艾融飞船再快的飞行器了。‘星共体’在宇宙中十分渺小,但对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智能生物们来讲,交往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比如最为遥远的绘架座β星系的大葵星,距太阳系52光年之遥,若使用地球造飞船前往,单程就需156年,而宇航员要在飞船内生活146年,这就意味着平均寿命只有130岁的现今地球人,几乎是不可能单独完成大葵星载人航行的。”阿芮娜说。

    “能给我讲讲大葵星吗?如此遥远的星球地球人对它知之甚少,也只有艾融人亲临过它。”天宿说。

    “由于它的遥远,即使我们艾融人,真正到过那里的宇航者也寥寥无几。那是一颗巨大的行星,艾融人把它叫作‘××’星(艾融名称),地球人之所以将它命名为大葵星,是因为你们在发现它时,恰逢这个星体的大气层正发生着一种特有的反光现象,光的折射使得星体周圈映照出火焰般的光芒,望远镜中看去,星体与光焰的组成宛若一朵巨大的葵花。”

    “据我所知,大葵星面积是地球的16倍,堪比天王星,在我们发现的行星体中,如此巨大的固态行星非常罕有。而它上面的智能生物也很新奇,在艾融人发现他们的当时,那些智能生物的形态甚至超出了预想。”

    “的确如此,由于大葵星的引力相对很小、生物生存地带的光线非常暗弱等等原因,造就出了与众不同的大葵人。他们的体态是5个智能生物星球中最为奇特的,甚至超出了其他人类故有的思维模式。大葵人身长达到4米左右,体重却只有40公斤,非常‘苗条’,他们的皮肤是透明的,身体里‘轻巧’的脏器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我看过关于大葵人的资料影片。除了?说的这些外,他们还有两条腿、四只胳膊,平时并不热衷于直立行走而是伏地前行,只有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才会直立起身躯;大葵人的头围比身围还要大,而且头部与躯干是一体的,没有像脖子一样的分隔器官。”天宿说。

    “大葵文明只有5000年,是‘星共体’中文明程度最低的智能生物,在艾融人初涉此地时,他们刚刚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人类生活而正进入古文明时代,虽然如此,但是大葵星可供生物生存的地区面积是地球的4.5倍,因而人口数量也达到了11亿。”

    “为什么大葵星的面积是地球的16倍,而生物圈面积却只有地球的4倍多呢?”

    “因为大葵星的公转轨道是正圆形及公转轴完全垂直于公转轨道,不像地球和艾融星那样有一定的公转倾角,所以那里没有四季之分;还有这个星体距离它的‘太阳’比叫近,所以生物圈集中在了南北两极,这种情况与艾融星恰恰相反:艾融星因距‘太阳’较远生物圈集中在了最为靠近光热的赤道,而大葵星却因距‘太阳’较近生物圈集中在了远离光热的两极。”

    “难怪‘星共体’将地球推举为最适合生物生息的星球,几乎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都留下了生物的足迹啊!”天宿骄傲地说。

    “是这样的。如果拿大葵星与地球相比,那里生物地带与与全球面积的比例小了许多,除了南北极外,其它地方充斥着高温与干燥,南北极生物圈向赤道延伸之处,是温热的海洋以及大面积的戈壁,所以,虽然南北极自然条件完全相同,还因空气及水的流动、置换而演变出了完全相同的生物种类,但是在艾融人发现大葵人之前,南极人与北极人却从未谋过面。”

    “艾融人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大葵文明的发展,借助飞行器,那里的南极人与北极人才得以相见。”天宿点头说。

    “是啊,当艾融人第一次踏上大葵星的土地,那里的人们第一次接触到天外智能生物时,他们的惊异程度可想而知。虽然大葵人身高是艾融人的近3倍,然而仍处于原始文明阶段的人类却把我们当作了神灵。他们的族长,也就是统领一个极地所有大葵人的首领,带领着下部顶礼膜拜般地为我们举行了最为隆重的、带有宗教色彩的迎接仪式。”

    “不过大葵人毕竟已进入到文明阶段,他们有自己的文字、艺术创作等这些文明标志的产物。”天宿说。

    “而且在与艾融人接触后,他们的眼界大为开阔,虽然艾融星距大葵星过于遥远,艾融人并未给予大葵人太多物质上的帮助,然而我们却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充实与提高。现在,大葵文明正在按照自己的模式快速向前发展着。”

    谈话到此,阿芮娜看了看表盘,说道:“天宿,我们聊的时间不短了,走,去娱乐室吧,你接着教我打乒乓球,这么长时间的星际之旅,身体总要锻炼一下的。”

    ()

    第五章.红色之旅.4 [本章字数:4408最新更新时间:2012-09-07 11:53:19.0]

    ----------------------------------------------------

    4

    除了少量的休眠与娱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天宿大部分时间是在飞船内的阅览室度过的,光阴虽在流淌,却没有被荒废。

    2天之前,那盘持续了1年多的对弈结束了,最后竟下成罕见的‘无胜负’结局。这种结果出现的概率仅为万分之一,或许是对双方呕心沥血共筑而成的这盘围棋名局最好的奖赏吧。

    前方,“12星”的‘太阳’??红矮星已变得如网球般大小,而飞船内航行的人们在太空中也已度过了16个月的时光,再过几小时,目的地就要到达了。

    所有人均从休眠状态中调整过来,现在的他们精神饱满、心无旁骛,准备着迎接即将到来的神秘莫测的新星之旅。

    不仅是“XDAR-12”新行星,它的“太阳”,那颗红矮星对于“星共体”的人们来说,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所以这次航程的安排首先是“着陆”红矮星进行考察,而后再赶往新行星。虽然宇宙中红矮星的数量占去了恒星总数的70%,红矮星游历对于“星共体”人类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摩雅子舰内的宇航员们却都未曾有过如此经历,因而大家对第一个任务同样充满着期待。

    ******

    漆黑宇宙中飞行了8年的摩雅,在太空里终于又一次“现身”,它的光亮来自于目的地红矮星光芒的反射。令人望眼欲穿的新星,总算到达了!

    克服高温是“着陆”恒星的最大难题,这颗红矮星的表面温度虽然只有1500摄氏度,但“大气”温度却高达几万度。不过,这样的温度毕竟无可比拟太阳日冕层的100万度,摩雅子舰可以利用速度来解决高温问题??在不到0.1秒的时间内,飞船便穿过高温区,数万度的热流尚未来得及“反应”,摩雅便已将它甩在身后。随即,飞船速度瞬间降低,向红矮星俯冲下去,迅速融入到星表赤烈的“海洋”里。

    探访者们或通过侧面的舷窗,或通过驾驶舱,在已调转成深色“玻璃窗”的保护下欣赏着外面的景物,感受着这颗恒星带给他们的极为震撼的视觉冲击:

    星体内部的热核反应,令其表面流光四射,爆发出的物质击起急流与狂澜。没有尽头的恒星表面,似无限延展处火红色的“海洋”,“海面”上旋涡激荡,巨浪翻滚,不时还有金红色的“火柱”喷薄而出。铺天盖地的巨浪与直冲天穹的“火柱”,使在下面观看的人们根本无从见得它们的顶端……

    而在如此极端的环境里,摩雅子舰却抵御着高温、高压与骇人的辐射,像穿梭于风浪之中的一只海燕,体态轻盈地紧贴星表,自由辗转翱翔着。

    通过对恒星表面收集的各种特征数据的研究,验证了人们原来的观测结果:这是一颗宇宙中典型的红矮星。而对于星体内部结构的实地研究,迫于其难以形容的高温高压,同其它艾融飞船一样,“摩雅”也无能为力。在恒星表面飞驰了近一小时后,子舰冲出“大气层”,又回到了红矮星外的太空。

    刚刚飞离红矮星,阿芮娜便对距它最近的行星??‘XDAR-12’星打量起来。相对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红矮星与‘12星’之间的长度非常之短,大约只有太阳与地球距离的三十分之一。从红矮星附近观看“12星”,宛若满月般大小,然而此际,它的亮度却不及夜空里的明月,只是一个暗红的圆盘。

    在观察新行星的同时,“摩雅”也在接近着它,当500万公里的距离被迅速驶过后,一面红色的“巨幕”已将人们大部分视线遮挡??“12星”已来到近前。

    飞船降低了速度,继续向行星靠近,不久便进入到大气层内。

    “这极有可能是一颗生物星球,它的确与众不同啊!”虽尚未着陆,但看到眼前的景象,父亲已兴奋万分。

    “是啊,凭着对生物星球固有的认识,单从外观上看,‘12星’上至少应该存在低等生物。”阿芮娜观望着窗外匀净柔和的大气,以及随飞船愈发接近星表渐见渐明的大面积水域,说道。

    这时,“摩雅”的监测系统已开始了着陆前的检测工作,飞船内的扬声器里,传出检测结果和安全提示:

    “表层温度12摄氏度,大气压力1.2倍地球大气压,地表氧气单位含量0.4倍地球含量,引力1.3倍地球引力,无对生物有害辐射……”

    “为保证登陆人员安全,根据检测结果,登陆时请遵照如下要求进行防护:短期内必须使用呼吸调节器,建议使用气压调节器,建议使用引力调节器,防护衣温度调节系统及防辐射系统可不使用……

    飞船继续向星球表面接近,下面的景物更加清晰地显露出来,虽然尚未见到文明的痕迹,但人员们却看到了山、看到了海、看到了森林和陆地……根据监测系统提示,宇航员们准备妥当,不多久,“摩雅”便稳稳停在了一处山海相间的地方。

    ******

    走出飞船,人们踏上了坚硬的岩层,真正地身临其境于新行星的大自然当中。

    宇宙造化的万物使人叹为观止,“12星”奇异的景色令初临此地的人们动彻神魂??

    深蓝色的天空虽同样廓然,然而却好似成为了“太阳”的陪衬。“12星”的“太阳”??那颗红彤彤的红矮星,此时正从地平线缓缓上升,并已露出多半个身躯。如果将地平线至天顶这90度的视角看作为一面墙壁的话,尚未完全升出的“太阳”却已占去了半壁之广,如果直视它,几乎感觉不到四周蓝天的存在,而是红艳满目。

    “太阳”的光是柔和的,柔和到亮度比地球海上日出的光芒还要暗弱许多,巨大的红矮星泼洒出温柔的红光,将星球表面完全映成了红的色调。

    大海仿佛注入了淡红色的颜料,群山也似披上了一层金红色的薄纱,再看不远处的森林,“太阳”的光线透过高大树木的枝叶,被“过滤”分割成缕缕红缎。

    这里的海岸没有沙滩,岸边就是海水与山岩的交界处,海边的山体是矮小的,但却一直向外延绵,离海越远,山便越雄伟,直至远方高耸入云的群峦。

    无论是眼前的小山还是远处的巨岭,它们的形状皆成锥形,塔一般直指上空,与地球那些伟岸的山峰相比,少了些许雄浑,却多出几分峭拔,而嶙峋坚硬的山石所反射出的金红色的光辉,又恍若将人们带入到奇异的梦境。

    天宿环顾四景,目光缓缓掠过红蒙蒙的山、红蒙蒙的水、红蒙蒙的林,最后落在了红蒙蒙的阿芮娜的身上。

    而这异地幻景早已让阿芮娜如醉如痴,无限感喟了:“真是太奇美了!我虽已周游过不少星球,在尼萨星也见识过如磨盘大小的织女星,但那又怎比眼前如幕布之巨的红矮星景观啊!星际巡行虽饱含艰险与乏味,但能够亲历如此美景,又叫人感到多么幸慰啊!”

    “姐姐?看,这里的山和树比地球要高大许多倍啊!”天宿望着高达三百多米的森林树木和远方直刺霄汉的峰峦啧啧赞道。

    “是啊!‘12星’的半径约16000公里,表面积是地球的6倍多,体积更是地球的16倍!我们来到了一颗巨大的星球,而巨大星球产生巨大自然物的现象也应是合理的。”

    正说话间,前方不远处红波万顷的海面上又出现了更使人惊奇的异象:随着“哗”的一声响动,水面下一个如大型导弹般的东西跃了出来,眨眼间已升到几十米高的空中,就在人们以为它即将下坠返回水中时,“导弹”却呼啦啦展开一对宽大的翼膀,此时,它的身体有些佝偻,稍显吃力地扇动了几下翅膀,竟在空中浮住了;随后,更多的“导弹”从水下依依发出,并全部停在了半空,与此同时,它们编成一支整齐的队伍,而后向远方的海洋深处飞去。庞大的“鸟儿”组成的“鸟群”黑压压一片,竟在一时间笼罩得天光暗淡,然而它们飞行速度奇快,只过了一会儿,便消失在“太阳”红色的背景里。

    岸上的人们一阵欢动,而天宿张大的嘴巴半晌方才合拢。“这便是真正的水空两栖生物吧?在地球上可从未发现有过这样的生物啊!”他无法掩饰内心的惊奇,大叫了起来。

    “这些‘鸟儿’翅膀上没有羽毛,否则会吸满水,不会在短时间内借助空气将身体带动起来,它们的翅膀就好像地球原始生物‘翼龙’的翅膀,完全由骨骼及皮肉构成。而且若在地球,如此大体积的生物很少有成群结队的,但在此地却不同,这颗星球也许存在着很多种类的,我们难以想象的巨型生物,刚才所见只不过是一种很平常的‘水鸟’而以。”阿芮娜虽比天宿见多识广,但也是第一次看到这般奇妙的生物,她尽量结合着自己以往的经验为天宿尽量合理地解释着。

    “如果真是这样,姐姐,我们岂不来到了一个巨人之国!”天宿兴奋地说。

    “虽然还未发现智能生物,也就是我们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人’,但种种迹象表明:这颗星球的生物的确非常庞大。”阿芮娜胸有成竹地说。

    父亲在也一旁予以支持:“这个观点我很赞同,因为星际共同体中的一些非智能生物星球上,也有大型生物存在的先例。我们下面的行动可要加倍小心,防止巨型生物袭击,要知道,也许这里的一只昆虫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险。”

    陆续走下飞船宇航员们,在观赏完此地迷人的风景后,便开始了科学考察工作,他们身着轻便的防护装备,使用凿岩器和专用容器提取了海岸上的岩石及海水样本,然后拿到飞船里进行化验、研究。人们在工作时都小心谨慎,相互呼应,不敢过分远离他们的保护神??摩雅子舰。不知不觉中,“半天”就过去了。

    说是过去了“半天”,其实时间却只走过不到2小时,“12星”自转的速度非常之快,自转一周也就是一昼夜只有8个多小时,白天只有4个多小时。“太阳”在天空移动的速度比地球上云彩在空中漂移的速度还要快一些,肉眼便可明显察觉。此时,巨大的红矮星已经越过天顶,远处尖尖的群峰已将它的下部遮挡,“划”成锯齿状,过不了多久,“太阳”就要落山了。

    大家在海边驻足了一段时间后,有人望着正在降低的红矮星商议道:“马上‘夕阳’就要‘西下’,我们应随光明而去。‘摩雅’会飞速将我们带到星球的另一侧。”

    “既然夜晚即将来临,我们何不再观赏一下这里的夜景呢?不妨留在这里吧。”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包括阿芮娜、父亲和天宿。

    暂时留下来的建议最后被采纳,于是大家找到平坦之处,席地坐在了海岸边,静静地等待着夜晚的降临。

    天色渐暗,终于,“月亮”升了起来,而“12星”却是没有卫星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