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尼萨星浩劫.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一章.尼萨星浩劫.1 (第1/3页)

一.尼萨星浩劫

    1

    地球北半球夏季的星空,织女星高悬头顶,它是天琴座中最为明亮的星,也是夜空中亮度列于第五位的恒星。

    古老传说将织女星喻为仙女,然而实际它却是比太阳还要大3倍的一个巨大火球。它的亮度是太阳的50倍,表面温度高达10000摄氏度。之所以我们看来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光点,是因为距离带来的错觉。织女星距地球26.5光年,如果你的年龄小于二十六岁半,那么所看到的天琴座α星,竟是你出生前的模样。下面的科幻故事,也将从这里开始。

    ******

    如太阳般,炽热又明亮的织女星周围,环绕着许多小天体,在恒星强大的引力作用下,围绕着自己的“太阳”不停地旋转,从而形成了织女星系。星系中有一条小行星带,其内的小行星难以计数,大到数十公里,小到犹如尘埃,它们大多遵循轨道围绕织女星不停旋转,好像永无休止。

    可是,在这些小行星中,也会出现极少数不安定的另类。因受母星织女星及其它大行星引力、摄动作用影响,个别小行星会被荡离原轨道,奔向引力来源的地方,最终被织女星所吞噬——以生命为代价投到入母亲的怀抱。

    地球人把这类小行星称作“阿波罗体”小行星。

    ******

    ×××(娅冥星人的小行星编号)小行星——固态不规则状,最大长度5.2公里,最厚处3.4公里,被发现时速度7万公里每小时。该星即为一个不安定的另类,被织女星系小行星带“抛弃”后,成为了一颗“阿波罗体”小行星。

    星际众多天文研究者中,一名叫昆达的娅冥星人,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时,偶然将这颗小行星捕捉,于是此星便以发现者姓名命名为昆达小行星,发现时的地球时间为2777年。

    由于小行星带内单个物体基数过于庞大,“阿波罗体”小行星相对来说也属司空见惯,但为保险起见,娅冥星科学家还是对昆达小行星进行了运行轨迹的演算。不想,结论却令人感到了恐慌:小行星在奔向织女星的途中,其运行轨道将与之间的尼萨大行星公转轨道相交,因受尼萨星引力作用影响,有55%与尼萨星发生碰撞的可能!据推测,轨道相交时间为50年后的2827年。小行星重量约1.5亿吨,一旦碰撞发生,预计所产生的破坏力相当于30000枚核弹同时爆炸,可导致尼萨这个文明星球99%以上、甚至全部生物的灭亡!

    昆达小行星可能撞击尼萨星的结论,自娅冥星以波传方式尽量快速地被发送至另4个盟星。娅冥星是“星共体”中科技水平第二高的星球,消息毋庸置疑。

    尼萨星人在得知这一信息后,一度造成全球性恐慌。受科技水平限制,他们对昆达小行星的“亲密接触”将难以抵御。但恐慌在持续一段时期后被平息,因为他们的保护神——距尼萨星最近、同时也是“星共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