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番外(四)第三章 英雄有泪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番外(四)第三章 英雄有泪③ (第3/3页)

器研究的理论和技术研发程度,不是那么好骗的。

    我方的试验资料,就要编得既比较“先进”,以保证吊起CIA的胃口;同时,又要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让M国科学家挑不出毛病。

    在常裕华的安排下,几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们,集思广益,“闭门造车”,终于捣鼓出一份符合他要求的资料。

    专家院士们在一个关键数据上设置了陷阱。

    它会让阅读试验数据的人得到这样一种印象——中国在这里运用了最新的超导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耗电耗能,所以大大推进了激光武器的研制进度,使大功率激光武器的实战化成为了可能。不过,这种超导技术还不够稳定,还需要做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加成熟。

    为了配合整个计划,常裕华还在徐庭松“叛逃”后安排国内一位研究超导技术的著名专家,带着助手到激光武器研究基地进出了好几次。

    当然,这场戏是演给CIA看的,让他们更加相信中国已经找到了正确的研究方向。

    上当后的CIA,果然向我西南武器研究基地源源不断地派出特工,拼命想刺探那个核心超导技术的详情。

    这种技术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常裕华也不担心CIA的行动会造成太大的危害。他反倒是抓住机会,和国安部门密切配合,清理并抓捕了一个又一个的潜伏特务。

    也正因为他在西南的反谍斗争中屡建奇功,才被调往军情局总部,担当重任。

    高层对常裕华的内部评语是:抓住几个小特务,只是干才。能让CIA决策部门搞错了侦察主方向,掩护了军方真正花大力气搞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才是难得的将帅之才!

    这次情报斗争的技巧,和M国在冷战中用“星球大战”计划将红色帝国拉进军备竞赛的泥潭,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十几年后,CIA终于发现了错误,但是我方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已经研发成功,并开始秘密部署了。

    在这场暗战中,军情局总算是扳回一局。

    不过,那都是后话。

    回到二十一世纪初。

    2001年,911事件爆发,国际政治格局从此发生重大变化。

    工作越发繁忙的常裕华,却在这一年的圣诞节,收到了一张寄自加拿大的英文明信片贺卡。

    徐庭松,这个失联两年半的人,终于给“家里”来信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