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节档乱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节档乱战 (第2/3页)

之间,而且出招既快又急,往往两三下就结束了战斗,观众往往都还未反应过来。所以并不适合搬上荧幕。

    《败家仔》中的咏春拳也是经过改良的,动作都已经放慢了,而且还是挑选小念头、桥马等比较有观赏性的套路运用。

    香港很早之前就有习武的风潮,主要是因为社会不安定,所以大家可以习武防身。在七零年代因为警界贪腐横行,黑X势力嚣张至极,所以百姓只有通过习武,才能够保证自己不受欺负。

    这也是六七十年代,港产武侠片、功夫片卖座的原因之一。

    进入到八零年代,廉政公署的成立肃清了警界的贪污分子,令香港警察真正成为市民的保姆,而黑X势力也因此受到震慑,普通市民不再担心无辜受害,所以习武的风潮也渐渐散去。

    再到后来武馆招收的弟子,就不再是工厂苦哈哈,而是公司的白领阶层。传授的也不再是杀招,而是变成了健身馆一般的存在。

    ……

    除了许氏推出《卖身契》、《败家仔》一文一武两部戏外,邵氏也推出了精心炮制的《金玉良缘红楼梦》与《陆阿采与黄飞鸿》。嘉禾则推出了由吴宇森执导的《帝女花》和吴思源的火爆大戏《七百万大劫案》。

    吴思源的这部《七百万大劫案》是根据实事改编而来,也是他第二部将热点新闻搬上荧幕的电影。

    在七五年六月份,恒生银行发生劫案,歹徒持枪当街劫走了七百万现金,当时轰动了整个香港。

    一则是歹徒胆大包天,就在恒生银行门口实施抢劫;二则钱款数量实在太大,七百万现金,在当时可说是天文数字;三则警方迟迟未能破案,导致市面上谣言纷纷……

    吴思源选择将这个热点新闻搬上荧幕,也是因为之前那部《廉政风暴》票房大收,所以心里面坚定了信心的结果。

    ……

    春节档六部电影一起上映,真的是精彩纷呈。厮杀的血肉模糊。

    按说这六部电影质量都不错,随意拿出一部来。都有潜力排进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但是为什么全都要挤在春节档期上映呢?

    许贯武知道嘉禾和邵氏目前面临的惨状,一年之中没有几部电影能够大卖。如果他是邵艺夫或者邹文淮,就会换个档期上映,起码也能多得一百多万票房。但这样六部高水准的电影一起上映,竞争实在是太过激烈了。

    本来都有可能卖个两三百万票房,结果却是只有少数能过两百万,而其他则全成了炮灰。像《卖身契》因为有许氏兄弟的金字招牌,所以票房一路飙升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帝女花》因为是粤剧大戏改编。吴宇森有加入了许多喜剧元素,新瓶装旧酒,倒受到不少戏迷观众的欢迎,所以这部戏的票房也未受影响。

    而《陆阿采与黄飞鸿》、《败家仔》则因为同是功夫戏,而且主演一个是刘佳辉,一个是元飚,都还算是新人。半斤对八两,竞争的也最惨烈。

    刘佳良为了做宣传,特地举行舞狮游行,从铜锣湾一路敲鼓到中环,一路吸引数万民众围观。

    洪京宝见状也不示弱,召集武师舞了一条长龙出来。从中环一路舞到尖沙咀,同样吸引大批民众围观。

    结果一龙一狮就在骆克道相遇了,那当真是云中龙遇上雾中龙,上山虎偏遇下山虎,针尖对上麦芒了。

    虽然刘佳良是老师傅。是洪京宝的前辈,但在此时候。也绝不能退缩,否则岂不是代表自己的电影比人家的差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