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六章 盛京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六章 盛京风云 (第2/3页)

过了,自从八旗入关攻陷了燕京之后,大清的皇帝以及他的王公贵族们就已经很少有人返回盛京看上一看,除了盛京将军和几位铁帽子王之外,基本上不受待见的宗室们也大都身在盛京。

    怡亲王载垣、恭亲王奕忻、礼亲王恒昕、僧格林沁等人聚集在大政殿之内,大清入关后,迁都燕京,盛京故宫失去了作为大清皇宫的地位,成为了所谓陪都行宫。康除了熙帝和乾隆帝东巡祭祖期间,曾在此居住,一直都空闲多年,康熙朝增建了西路建筑,包括戏台嘉荫堂和用于储藏四库全书的文溯阁,并在中路修建了东所、西所和盛京太庙。

    与燕京故宫相比,盛京故宫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满、蒙、藏特色,东路大政殿、十王亭建筑群布局仿照八旗行军帐殿的布局,中路的特点则是宫高殿低,居住部分位于高台之上,俯瞰理政的正殿区域,这是来源于满族人喜居于台岗之上的生活习惯,西路以及中路的东西二宫则是完全的汉式建筑。

    所以在东路大政殿之内的各位王爷们能够俯视着殿外的亭台楼阁,不过此刻无论是王爷们还是军机大臣们,连同两宫皇太后都沉默不语,从满清八旗入关到京难林乱避走盛京,期间大清朝的兴衰起落其中,没人能够说得明白期间的各种滋味,包括两宫皇太后也清楚,这次大清八旗退回关外可能在也没有机会能够回到燕京了,虽然说退回关外的蒙满八旗和禁军新军尚有三十万人马,但是大清的户部却早以见了底,虽然从燕京拉出了二千多车珍宝,但是这些珍宝都是盛世的玩意,在乱世根本不值什么钱,真正的硬货黄金、白银却少得可怜。

    无奈之下只好用一批红蓝宝石、祖母绿代替军饷,先关了饷稳定住了兵马,但是谁都知道这并非长久之计,所以逃离燕京的各路大员、王公贵族们都聚集在了一起,想请几位主事的王爷与两宫皇太后拿个主意,大清朝如果就这样真的倒了下去,恐怕他们今天在东路大正殿议事的众人没一个会有好果子吃。

    不过此刻心思最为复杂的就要数恭亲王奕忻了,奕忻的手中有大清最后的秘密班底,当年雍正帝潜龙时期的粘竿处,后来在乾隆帝手头被正式撤销,虽然核销的关饷,但是并不代表粘竿处从此消失,处置了肃顺等人之后,奕忻接手了粘竿处,虽然名字没变,但是其中的意义已经彻头彻尾的变了,粘竿处不再是为朝廷效力的一支力量了,而是沦为了王爷们的隐秘暗箭!

    在四川袭杀林海疆,在京城制造混乱的都是出自奕忻的手笔,虽然这两次都是功败垂成,但是这也让奕忻看到了所谓的机会?奕忻手中还有一张最后的底牌,这张牌已经被奕忻秘密的散了出去,具体的行动计划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置于能否成功,那就只能听天命而行了!对奕忻来说,他始终认为只有林海疆一死,整个所谓的中华帝国顿时就会土崩瓦解,或许换一个人上来,就不会如同林海疆一般对朝廷充满了深深的敌意!也许就能有和解的可能?

    不过关于袭杀与其它一系列的行动,奕忻没有跟任何一个人商量,也没告知两宫皇太后,毕竟人多口杂,中华帝国方面情报总部又是神通广大,也许自己这边殿会一过,没几天中华帝国那边就会知道了确切的消息。

    压抑的气氛让大政殿之内的王爷与军机大臣、六部尚书们几乎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大清的天下在几年内崩裂也绝非千载坚冰一曰之寒而成!先有英法洋夷,在有长毛作乱,林逆只不过又添了一把火而已,就是把火烧倒了大清铁桶一般的天下!固成守局已然成了一句玩笑话!

    许久,慈安长长的叹了口气,虽然慈安的声音不大,但是在静得掉落跟针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的大殿之上,却是无比的清晰,这东路大政殿内堂大殿的设计原本就是用来聚音和扩音之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上面的皇帝能够不用大声讲话,下面的臣子就能听得清楚,这等心思的设计在今天听来却是无比的辛酸!

    慈安看了看慈禧,两人交换了一下目光,随后慈安坦言道:“众位卿家如果没有什么说的,那我们就先召俄国尼古拉沙皇的全权代表奥丁斯.尼古拉公爵前来,听听他们是什么章程可好?然后我们在做计较?”

    下面的众臣纷纷拱手口称皇太后英明,不过一会工夫,身高高大一脸络腮胡子的奥丁斯.尼古拉公爵信步走入大殿,一弯腰对高高在上的两宫皇太后弯腰施以一礼之后用汉语铿锵道:“尊敬的大清帝国两位皇太后、皇帝陛下,请允许我代表伟大的俄罗斯帝国沙皇尼古拉一世陛下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

    慈安与慈禧点了点头,慈安望着奥丁斯.尼古拉公爵微微皱了皱眉头道:“奥丁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