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八章 大总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八章 大总管 (第2/3页)

处英雄不杀人!

    这本来是就是一首慷慨激昂、热血豪情的请战书,现在被魏忠贤尖细而又洪亮的声音读出,飘荡在偌大的太极殿里,回声嗡嗡,敲的群臣内心之中热血翻涌。待到魏忠贤念完,大殿上的群臣还深深的陷在请战书的死战誓言中不能自拔。

    特别是大群上的武将们,早已热血翻涌,恨不得立即杀回曹州,屠灭了北戎蛮子。

    即便是已经看过一遍的燕帝,他第二再次听到魏忠贤读请战书时,脸上依然露出了激动之色。

    良久,燕帝才回过神,他目光炙热的望着大殿中央的姬轻尘,问出了一句让群臣胆战心惊的问题,“北上抗敌,你需要多少兵马?”

    刚还热血翻涌的群臣听到燕帝这句话,就像大太阳底下浇了一桶水,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因为他们太清楚燕帝这句话里的含义了,很明显燕帝是想让姬轻尘做统兵大将,北上抗击北戎。

    “回父皇,想要阻止北戎突破曹州防线,需大军二十万,想要一战灭北戎,将蛮族赶出雁门关,收复雁门关失地,则需要大军,至少三十万。”姬轻尘毫不犹豫的朗声回答道。

    “只需二十万就能阻止北戎南下?”侥是燕帝表现的足够淡定,可是听到姬轻尘的回答,他还是有点惊讶的问道。

    “是!”姬轻尘回答道,又为自己让燕帝不可思议的回答解释道,“父皇,雁门关一战败北,非大燕兵戈不利,乃将领不和所致。现在北戎大军囤兵曹州城下,想借雁门一战的之气势,破曹州而兵锋南下。大燕想要阻敌,必先一战,破敌人士气,聚自己军心。方才能稳定曹州战局,再徐徐图之。”

    燕帝微微点头,他对姬轻尘的解释很满意,因为姬轻尘的回答正是他心中所想。

    “那以为看,想要阻止北戎南下,需要多久?想要收复雁门关,需要多久?”燕帝继续问答。

    “想要彻地的遏制北戎二十万铁骑南下的兵锋,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想要彻底收复雁门关,儿臣以为至少需要四年时间。”姬轻尘不敢托大,只能保守的说出一个年限。

    二十万大军,需要一年时间才能阻止北戎南下!三十万大军,需要四年时间才能收复雁门关!这个回答看似保守,可放到枢密院两大佬的面前,两人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即便他们两人是大燕军方的第一和第二人,他们也觉得面对二十万北戎铁骑,他们做不到这样。

    不过燕帝很满意姬轻尘的回答,因为姬轻尘的回答正符合他心中所想,他的底线就是一年阻止北戎南下,四到五年之内收复雁门关失地。毕竟三十万大军四年的钱粮花费绝对是一笔天数字,时间再长大燕的财政肯定承受不了。当然以前不是没有过征伐三十万大军攻打离国的情况,可时间也只是半年而已,不像现在一战就是四年。

    “你为何这么办有信心?”燕帝继续问道,他的声音空旷而又深邃,似乎要透出大殿冲出皇城一般。

    “巍巍大燕,永世不倒!血流不尽,死战不休!”姬轻尘朗声吼道,“大燕儿郎身体里流着祖先死战到底的青铜一样的血,大燕不倒,铁剑依然在!”

    他的声音不高,可铿锵有力,又同样的深邃,给了大殿上群臣难以明言的豪迈和对他的充分信任。

    “好!好!好——!”燕帝猛然起身,大声说了三个好字,用凛冽的充满霸气的目光环视了大殿上的群臣一眼,才缓缓坐到龙椅上。微微沉吟了一下,他就像大殿下面的起草诏舍人王曾说道,“王曾拟旨——”

    王曾立即出列,大殿一旁的内侍立即将早已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和案几放在王曾面前,王曾跪在案几前,就听见燕帝说道,“第一道圣旨,裁撤大燕宁州、辽州、夷州行军大营,以新设都督府取而代之。设立西州都督府,都督府掌西州、西宁州军务;设立宁州都督府,都督府掌宁州、宿州、汾州军务;设立南夷都督府,都督府掌夷族、潞州军务;设立北辽大都督府,都督府掌营州、辽州、云州和商州军务。”

    “第二道圣旨——”燕帝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晋封姬虔为平南王,实授南夷都督府正三品都督一职,改夷州行军行辕总管为南夷都督府副都督,协助姬虔整顿夷州行营大军。实授姬弘昌为宁州都督府正三品都督,改宁州行军行辕总管柳东楼为副都督,协助姬弘昌防御西北离国的进犯。实授姬为西州都督府正三品都督,立刻组建西州都督府,以防西蜀叛乱。晋封姬为国子监司业,协同国子监、礼部共同主持院试科举。”

    “儿臣领旨!”二皇子姬平、三皇子姬弘昌、四皇子姬和八皇子姬虔立即出列道。

    燕帝的授权让他们欣喜不已,因为这可是实打实的正三品掌权都督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