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谋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三章谋划 (第3/3页)

掌柜一直将力强送出一截,看着马车拐弯后才转了回去。

    时光如梭,日月如箭。

    人们在大灾之年只是想着活命下去的事儿,不敢再有其它释望了。当每天起来仰脸看天,低头看地时,仍然看到的是同上一天一样的天气时,才感到老天爷没有给大地施舍一粒雨水的意思,又哀叹一声。

    眨眼又到庚午一九三零年下半年的八月,火烧庄农场和尚村农场、终南农场、闹庄分场玉米全部收成很好。

    这一年,张季行张院长不能到处跑来跑去了,除非新建场地要他勘察以外,他必须坐阵总部农场。因为三门什子的救济院基本撤掉,只剩下一百上下老弱人员还在那里吃饭外,其余人员跟据各自居住的地区全部分配到四个农场去了。张院长根据天气依然大旱、灾民人数不断狂增的情况决定渐缓撤销三门什子的救济点,以便新来人员方便安排。

    二月初,当所有员工都回到火烧庄总场,张院长对各农场的工作进行了分工部置。根据旱情发展,总的在水源有望的情况下,要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确保粮食有余。

    `火烧庄农场因为水源有保证,计划土地面积最终可以达到二百亩。望城、闹庄两个分场有望上半年全部开垦结束,确保种上玉米。

    因为这两处虽然有水源,但土地面积较少,只能分配一二十个劳力开荒。主要发展的地方还是火烧庄总部农场。各分场负责人领到任务各自回去开展工作去了。

    张院长挤出时间对史务和瓮璋进行了一次考察,按说已经大旱一年有余时间,他对那里不报多大希望。

    当他和老吴坐一辆牛车去到史务和瓮璋老远一望时顺着终南山,南高北低,一溜漫坡而下,通往史务的大片土地也已经干枯,草目已渐枯萎。

    两人一声长叹。

    “不是说史务瓮璋,只要种上么?”老吴说了一句。

    “那只是往年,风调雨顺时这样,如今大旱一年多,这里地势高,没有大沟大峪,能不干吗?我早有预感,这里只是地表水多,真正大旱兴起,水就不够用了。”张院长说。

    老吴和张院长兴致而去,奴息而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